“若依太守所言紙張輕易可產出,那知識必然會廣為傳播,人才也不僅限於世家門閥才可出,但這需要一套完善的教學制度。”
“而這一切的基礎在於土地,在於百姓能否吃飽穿暖,唯有不餓肚子才有心思讀書識字。”
“否則一切都將是空談,然而要做到此點,比擁有足夠的紙張書本還難。”
田豫出於寒門,很清楚吃飽穿暖的重要性,像他這樣的還好,家裡有些田地能保證他不至於餓肚子學習。
這種分析不可謂不透徹,直指本質。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用於讀書識字同樣適用,若我能解決此點,國讓又當如何。”
這話已經不是讓田豫倒吸一口冷氣那麼簡單了,而是覺得驚世駭俗,怎麼可能有人能解決這樣的事。
不過對於趙泰說的這種話,田豫就只剩下苦笑。
還有什麼是趙泰做不到的?田豫在心裡這樣問自己。
“若真如此,豫所言之計當更為簡單輕鬆。”
“若欲絕世家門閥,可先斷其奴隸,還其自由身,沒了奴隸這些勞動力,其財富為之絕,按田畝之數收稅,不以掛靠而免稅,更不可以掛靠而免兵役力役,若其將土地還於民還於官府,只留自家耕種之地,自可與平民相當,可活。”
在東漢,只要賣身為奴就可以只算一戶人家的兵役力役,奴隸是私有物可以不用去服兵役力役。
算賦跟口賦雖然每個人都要交雙倍,可是這點錢跟足夠的勞動力,不耽誤每個季節糧食的種植相比,那個更重要都不用說。
而根據制度,每戶人家適齡之人必須無條件服兵役力役,世家豪族只需要派幾個人去就行。
不派也可以,交錢免役,可這個太貴,才派出幾個奴隸去而已,肯定是派幾個人更划算。
世家門閥的財富不止是大片土地可以種糧食,還可以挖礦,或者紡織,養殖,能搞錢的很多。
能做到這些全靠奴隸的廉價勞動力,用些糧食跟不值錢的東西就能換來大量財富,誰會不願意幹。
田豫的想法就是讓那些奴隸重獲自由身,讓世家門閥沒有廉價的勞動力為他們獲取財富。
還有就是對每畝地都收稅,沒了奴隸的世家門閥,種那麼多地肯定種不過來,自然交不起稅,儘管可以用以往的積蓄來交,可又能交多久?
這屬於田豫的背刺,要施行肯定沒問題,但趙泰還是搖了搖頭。
他認為這太溫和也太麻煩。
“國讓此法可行,但我所言的態度,是他們能交出所有田地重新分配,無條件還奴隸自由身,錢糧無條件交出歸於官府,或許可活。”
這都是溫和的了,至少主動一點不用面對必死的局面。
“並且是否可活,得看民意。”
他沒說兼併土地,買奴隸就是罪,就必須死。
而是讓百姓評判他們有沒有罪,若百姓說某世家為富不仁,惡行累累,那就是有罪。
打土豪分田地可以做,但要是說這些人都有罪,該殺,那就太主觀了一些。
時代不同,但階層跟後世那個初期時候相同。
趙泰這樣的話讓田豫心裡一涼,他完全可以相信,能做到前面一條的都少之又少。
再加上後面一條,那就更少了。
但他想到自己出自寒門,地反正沒多少,錢也沒多少,更沒有做下惡事。
這麼一想,跟他這種寒門好像關係不大啊。
喜歡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請大家收藏:()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