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我心情好很多了。
不是拿劇本的終稿,總能少點壓力。
我的眼光已經能坦然無懼地盯著劇本的封皮了。老白說:“別磨磨蹭蹭了!快看吧,等會等你開工……劉導那邊臨時有事,約了人,和原先計劃的時間衝突了,現在不好改的。你先把鏡頭拍好,給劉導看了,今天的事兒就完啦!都說啦,這劇本還沒改好,也不怕你傳出去……”
“我們都沒擔心,你用不著擔心劇本洩露!”老白說。
話說到這地步,再推卸也不像話。旋即我不再遲疑地翻開劇本的封皮。裡面的文字一躍而出,一個生動而豐富的故事流淌下來。
我先草草看了一遍,再調轉個頭,翻到第一頁上,從頭到尾又細細看了一遍。
這個故事是關於年輕、友誼和夢想的故事。兩個少年住在同一條街上,隔著一條小巷而住,一起上學放學,抱怨課業,希冀夢想,甚至喜歡的女生都是同一個,是班上的女神——李小薇,一個明媚而大方的女孩。可這對好朋友,好兄弟都不敢表白,對彼此的心事心知肚明,卻個個緘默不言。一種隱藏的默契像座橋樑般架在兩人之間,彼此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一次,兩個少年像往常一樣翻牆去電影院看電影。殘破的黑夜中,兩人躲在影院的破舊椅座裡看繽紛色彩的人物在銀幕上晃動,其中一個少年盯著螢幕,忽然說:“我也想拍電影。”
他的朋友看著他。
少年道:“如果我是導演,這部電影會這麼拍……”
他拿手指比劃一下,兩手倒扣,將銀幕的畫面放入一個手指組成的框中。銀幕泛著白光的場景在他的手指間跳動。他的朋友說這不可能成功的。
“我一定會成功的。”少年說。
接著他請求他的朋友幫助他,朋友想了一會兒,答應了。兩人一起找來電影觀摩,去租書店的架子上找影視拍攝教材。他們從舊貨店淘來便宜的鏡頭,把鏡頭固定在拖把棍子上,練習拍攝。日復一日,月復一月,這很快樂。
這之後,高考的壓力,老師的就業建議,讓友誼備受折磨。少年住在小巷的小店裡,父親早逝,靠母親日夜操勞,經營管理,才勉強支撐著家庭。他朋友的父母是紡織廠的員工,希望兒子能夠像普通人,考上大學,找份工作,成家立業,貼己家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兩人原本還在堅守著夢想,老師覺得這樣不對,就勸班上的文藝委員李小薇去做說服工作。
“馬上要高考了。”
李小薇彎下膝蓋,蹲在破舊店鋪的空地前。兩個少年在空地上對著鏡頭和破舊的攝影教材書,試圖藉助已有的空間創造拍攝場景。
“恩。”
“你以後想做什麼?”
“……”
“當導演可以以後啊,考上大學後。”
“我等不及了。”
“阿姨會傷心的,還有……”
“我爸以前就想當導演,但是他死了。”
“……”
李小薇站起來,生氣地道:“我是為你好!”她離開店鋪,臨走前望了少年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