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猜想可能是他的那些老朋友。
如果是他們拍攝,訊息用不著別人傳,點映的票直接由他們塞到手心了。
電影還在繼續放映著。
“……那我就繼續等下去。”銀幕上的男主回過頭,正式登上銀幕。
李為迎輕輕一拍巴掌,心想,人物縱深的排程!這舉動是他情不自禁發出的,其實像他這樣的導演,已經見過太多縱深排程、橫向排程、景物排程。
但如今電影導演散漫,剪輯稀爛,巴不得有個模板給他們照抄。但這部電影不同,他一眼就看出哪些是精心設計,哪些是胡編亂造。僅僅男主角在樹下等待的拍攝,不單純是場面排程了,還有也運用值得一提的鏡頭剪輯。
最經典的鏡頭方法,大概屬於“三鏡頭法”。
展開的講,老百姓看影視劇中,常常有這樣的一串鏡頭,先是個一對情侶在說話的全景,然後分別是男性與女性說話的特寫。這便是“三鏡頭法”,全景作為“主鏡頭”,兩個特寫作為“備用鏡頭”,故事由三個鏡頭構成。
這三個鏡頭基本上在一個平面上形成一個三角形。
而這一段卻很巧妙,一個人物的正面全景鏡頭,再一個背面的全景鏡頭,最後用一個扭身的特寫,來了個人物面部的特寫鏡頭。在平面上也形成了個三角形。這種拍攝並未全然逃脫“三鏡頭法”,但它獨具特色的,把常理中所認知的“主鏡頭”一定是“全景鏡頭”的形式打破了。
這也許不太“講規矩”。
但多多少少動了腦子!
李為迎來了興趣,他剛剛拍的那一聲輕響並沒有引起人的注意,除了錢明偉,錢明偉回頭望了一眼,可接著,又低頭擺弄他的手機。
電影院的觀眾滿懷興趣地觀賞著,不少影評人士會心一笑。光影漸暗,畫面淡出,再次淡入到另一個場景。
錢明偉低頭,在手機記事本中不斷碼入新的段落。“平淡的開頭、平淡的音樂、平淡的對白,完全沒有充分利用喜劇特有出場的優勢,白白浪費了幾分鐘。”他不惜餘力地抹黑作品,並時不時抬下頭。
當他看劇情推動到男主拍照的情節,不由驚了一下:“太快了吧!”
然後他又竊笑起來,這故事節奏太快了啊!
一開始在樹下莫名其妙地回憶女友,然後便是打電話給姑母,接著突然就照相了。這故事情節,太不容易讓人懂了,而且倒懸的空間構圖,深沉的色彩,乍看上去,有些頭暈腦脹。
這多好啊!恰好適合他批評!
而他身後的李為迎則陷入深思,當李導看到男主角將杯子一放,接通手機時,已經不敢確信了。
“越軸鏡頭”,他的腦海裡冒出這個詞。
其實這有點不符合常規。
相比起內地導演,香港和日韓導演更愛玩“越軸鏡頭”。
一般來說,拍攝要遵循“180度原則”,也就是說,只能在角色視線交流線或者人物的運動線的一側設立機位,否則會造成混亂。這條線叫“視軸”。但某些愛追求藝術性的導演,下意識喜歡搞些“越軌”的方式,他們不遵循法則,非要在“視軸”兩邊分別架機位。
如果以銀幕中男主與紅衣女子之間劃了一個軸,那麼顯然酒後與喝酒前拍攝的角度就是“越軸”了。
李為迎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他只擔心,有的導演駕馭不好。但如今看來,這作品太流暢了!
如果說,前面露天車站的剪輯方式,他可以把其歸功成老練的剪輯師。那麼這個越軸鏡頭的出現,讓他不得不正視起導演來,有的剪輯師就是剪輯師,導演就是導演。而有的導演,本身就是剪輯師。他不相信,這麼個鏡頭,是在沒有事先考慮過,就拍攝的。
他把身體往後靠,拋去細究拍攝技巧的想法,他已經確定了,這是個有水平的導演。所以,他現在只打算放鬆一下,專心欣賞這部電影。
他心想,希望電影結束後,有機會能夠和這部影片的導演見個面。
喜歡娛樂圈幕後大神請大家收藏:()娛樂圈幕後大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