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大帳,伊稚斜大馬金刀地坐在案桌旁邊,對面坐著一個人。正是次王趙信。
“次王,那兩個漢人在你軍中表現如何?”伊稚斜有節奏地拍著大腿,問道。
趙通道:“不顯山不露水,如果不是他們突圍時交過手,沒有什麼印象。”
“……”伊稚斜沉默不語。
在伊稚斜心中,馬羅二人應該是漢軍的精銳才是。如果只是兩名普通計程車兵,那麼被他們淘汰的匈奴勇士都算什麼?
難道我大匈奴只有三百人比大漢的普通士兵強嗎?
趙信又道:“在跟大單于決戰的那一場仗,他們也在。駐守步兵陣地的,就是他們。”
伊稚斜聞言,面色稍緩,道:“我記得,漢軍步兵陣地就沒有被沖垮過。”
對於那場血戰,伊稚斜贏得很痛苦。如果可以選,他寧願不打這一仗。
漢軍戰敗,完全是因為寡不敵眾。如果要算戰損比的話。自己絕對是血虧。
趙信忽然又說道:“我想起來了,他們兩個好像有過一次斬將奪旗,爬上城牆陣斬我匈奴小將一名。我雖然不瞭解他們,可是我手下的一名校尉賀常非常中意他們二人。不知道看中了他們什麼。”
伊稚斜道:“哪個賀常?那個新上任的都尉嗎?”
趙通道:“正是。”
伊稚斜聞言,思索了一陣,又忽然問道:“漢軍那日有幾人逃走?”
趙信默默地算了一下,應道:“不足十人。”
伊稚斜笑道:“能逃得生命出去的人,必定不是泛泛之輩。翕侯可是舉賢失察了呀!”
心情輕鬆起來的伊稚斜,都有心思打趣起了趙信。
趙信也笑道:“大單于莫要取笑我了。”
“哈哈哈……”
兩人相視大笑一陣。
忽然,伊稚斜止住了笑聲,問道:“必須放棄漠南了嗎?”
趙信也換上了一副莊重的模樣,道:“大單于也看到了,避其鋒芒乃是最佳選擇。今日跟著馬括和羅傑夫來的,還有一個叫趙充國的小將,不知為何沒有下場比試。”
伊稚斜念道:“趙充國?何許人?”
趙通道:“率騎兵陣前耀武者。”
伊稚斜老臉一紅,轉而發黑,張了張嘴巴,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唉……”
千言萬語,化作一聲嘆息。
……
伊稚斜和趙信的對話,馬括當然無法得知。
如果他有監聽裝置,又剛好錄下來,再給劉徹聽聽得話,恐怕足以讓他封萬戶侯了。
馬括和羅傑夫在賽場上的表現,得到了匈奴高層人士的高度關注,包括但不限於大單于伊稚斜,以及伊稚斜的幾個兒子,烏維,呴黎湖,且鞮侯,還有次王趙信,大祭司小智。
愚蠢的人可能會覺得馬括和羅傑夫兩人不過如此,聰明的人卻能看出兩人的恐怖之處。
進步太迅速了!
雖然他們騎馬只能取得中游偏下的成績,殊不知他們是第一次在光背馬上騎行!
就算是中下游水平,也是在匈奴精英中的中下游。放眼整個匈奴的話,已經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雖然他們射術無法百發百中,卻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找到了訣竅。焉知再多給他們幾次機會,還無法做到百發百中?
而摔跤就不用說了,在他們兩人擅長的領域,別人一點翻身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