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寒門破繭 > 一百一十四章 確定何處為天山

一百一十四章 確定何處為天山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專殺系統 額是蔣門神 從召喚開始的末日生存 大秦:我高要君臨天下 怪帝邪相 抗日之奪寶奇兵 逐鹿北朝 末日大秦:帶著秦始皇吃雞簽到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旭天紀 北宋大畫師 抗戰之最強戰兵 美利堅科技霸主 都市頂級傭兵 超級大華夏 大漢再起之無限征途 差分機時代 亂唐之最強武神 漠唐 徐知證傳

躺在床上的寧兒被楊府下人照料得很好。衣服不再是沾滿血的麻衣,換成了淡藍色的綢緞對襟套服。臉上乾乾淨淨的,就連頭髮也被收拾得整整齊齊。

沈不凡悔恨之下,額頭磕出了血,跪轉身來向楊望年和譚大夫行禮,紅著眼睛哽咽道:“學生多謝兩位恩人慨然出手,救得寧兒一命。往後但有所差辭,學生一定盡力而為”!

秦夫子是自己的恩師,如同慈父一般,不用他見外道謝。

楊望年輕嘆一聲,沒有做聲!

譚大夫已經知道眼前的少年就是新晉舉人,也不敢託大,客氣道:“沈公子嚴重了,快快請起”,上前拉起跪著的沈不凡,道:“救死扶傷乃醫者本職,算不得如何”!說著又要為沈不凡清理額頭的傷口。

沈不凡哪有心思顧及自己,拉著譚大夫的手急切問道:“譚大夫,寧兒如何了?不嚴重吧”?

看著沈不凡殷切的目光,譚大夫捋著鬍鬚有些躊躇不定。

秦夫子誠懇道:“譚大夫,不妨直言相告”!

“寧兒姑娘本氣血充盈,乍然驚嚇之下,氣滯於內不得梳洩,才如今日這般”,譚大夫見沈不凡欲言又止,安慰道:“刀傷並沒有傷及腹髒,要害無損”。

按照譚大夫的意思:寧兒本來等著沈不凡科舉中榜歸來,迎娶自己過門,心裡是帶著極為期盼的高興勁兒的,時間久了內心無處發洩。這時候劉昭突然行兇,把她嚇著了!變故頓生導致短時間內心境兩重天,才會昏迷不醒!

這種解釋完全符合沈不凡對中醫的印象,沒有精準的判斷,聽了之後也很模糊!

關於中醫,沈不凡半信半疑,在寧兒這危急時刻,到底要不要相信心裡很矛盾!這時代,除了中醫也沒別的了。

“大夫,請問寧兒如何才能醒過來?有沒有辦法或者用什麼藥”?沈不凡狗急跳牆,寧兒這種狀況讓他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這個洪山縣名醫的身上!

“寧兒的傷口已經敷用了凝血生長膏,養些時日便是。這甦醒嘛…”,譚大夫臉上有了明顯的難處!

“撲通”一聲,沈不凡又跪了下去,拜首道:“大夫,請您一定要救救我的妻子,她…”,說到這卻再也說不下去,痛哭起來!

沈不凡其實是個外冷內熱之人,往日只覺得萬事皆在掌握之中,少有情緒波動!一旦遇著大事要事,內心炙熱的情感全都迸發出來了!

寧兒是他在這個時代愛情的寄託,重要性不在爹孃之下。往日好不容易走出生活的陰霾,美景將至,黎明前夕卻嘎然而止,令人扼腕惋惜。

罪魁禍首的劉昭,沈不凡對他的恨意完全被對寧兒的擔心暫時遮蓋,不得不說沈不凡算得上極度理性的人!

“拙言,你起來!譚大夫總會有辦法的的”,秦夫子拉著跪在地上的弟子,痛心勸道!

沈不凡抬起頭,秦夫子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於平常的弟子,沒有了侃侃而談,沒有意氣風發,更沒有了一切盡在其手的從容,只有一個為愛情傷心欲絕的少年形象。

“恩師,恩師…”,沈不凡恍若無禮地摟著秦夫子的腳,癱軟在地上,叫了半天恩師卻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拙言,寧兒吉人自有天相,你也不必過於擔心,說不定譚大夫還有辦法”,楊望年難得地溫言安慰沈不凡。

說心裡話,雖說自己的女兒是自作自受,與沈不凡沒有什麼關係。但是作為一介凡夫俗子,面對寶貝千金的困境,做爹爹的怎麼可能做到毫無怨言?

只到此時,他才感覺到沈不凡和寧兒姑娘的感情,作為情人來說,楊望年也得承認沈不凡是個重情之人。態度也好轉許多。

看著望向自己的三人,譚大夫點頭鄭重道:“不瞞諸位,只用一般的藥物,寧兒若能甦醒過來,昨晚便已經醒來了。我看要用非常之藥,否則沒有希望”!

這話讓沈不凡看到了希望,急忙道:“不知大夫所說的是什麼藥物,只要人世間有,我一定會拿回來救治寧兒”!

“這倒不是,記得《本草綱目拾遺》有言:大寒之地積雪,春夏不散,雪間有草,類荷花獨莖,婷婷雪間可愛。其根莖有散寒除溼、強筋活血之奇效。此花名曰崑崙血蓮,有仙丹之效。如若能敷下此花,寧兒姑娘不出五日便能醒過來”!

“那此花何處能買”?沈不凡緊緊逼問道。

譚大夫搖搖頭,嘆息一聲道:“此花多記載於古書,然而見過之人寥寥,老夫從未聽說過”!

此話一出,一片死寂!

沈不凡頹然喃喃道:“難道寧兒真無活命之機”?

秦夫子三人面面相覷,皆皺眉思索起來!

年歲最大的楊望年緩緩道:“《山海經》有言:敦薨之水……西流注入泑澤(即今羅布泊),出於崑崙山東北隅,實惟河源,這大寒之地想必便是西域今新疆)、高昌今吐魯番)、沙洲今敦煌)等地”,楊望年猶豫道:“只是聽聞此地廣闊無邊,具體在何處卻不好斷論了”!

秦夫子聽了微微頷首道:“敬齋所言不差,老夫也記得《水經注》曰:敦薨之水,出焉耆之山,二源俱通,而水同注敦薨之藪,川流所積,潭水斯漲溢流為海,與此對證,大寒之地當在西寧州今青海)左近”。

寧兒能救活的關鍵在天山血蓮,要找天山血蓮的關鍵在於確定天山的位置。

在後世,天山和崑崙山都有多處爭議。此時朝廷統治之地遠不及後世,許多人終其一生連縣城都沒有進過,又何談萬里之遙的飄渺之地!

幸好在場四人皆為博學多識之人,兩個多時辰的激烈爭吵和印證下來,認為天山最大的可能是在西寧州青海湖西北出的八百里崑崙山!

沈不凡在此過程中忘記了痛苦和擔憂,直到暫時確定下來後才有些發呆:此去崑崙路途遙遠,穿山過水自不必提,即便尋得天山血蓮回來,寧兒可能撐得住這麼久?

喜歡寒門破繭請大家收藏:()寒門破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