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崗,洪山縣城附近的一個小村莊,由於挨著縣城近便,往日有許多村民挑著家裡的農貨進城去賣!
熙宗二十年八月二十六正中午,雖說太陽依然毒辣得很,早上去趕集的村民這時候已陸陸續續地回來了。
買賣做得好掙了銀子的意氣風發;做得不好的挑著膽子一言不發,埋頭趕路,心裡盤算著明日得趕點早。
路上有兩個書生模樣的少年並肩走在路上,路人都不約而同地時不時望一眼他倆。
不讀書的村民也都知道今年的科舉正在進行,此時差不多是考完鄉試回鄉計程車子。這路上的兩個少年說不定就是透過鄉試的舉人老爺呢!
“拙言,再給我說說鹿鳴宴的情況,那魁星舞你真的會跳嗎”?
說話正是鄉試歸來的沈不凡和黃廉。
此次鄉試,由於“霸州學生運動”事件,許多人被剝奪考試資格。往年一省之地差不多錄取100人左右。此次卻只錄取舉人67人,洪山縣只有沈不凡和另外一個叫袁望騰計程車子上榜。
沈不凡名列鄉試第三十七名,可以說成績中等偏上。
至於如果沒有“霸州學生運動”的影響,他能不能考中不太好說。
鄉試一般在八月初九至十五舉行,又稱“秋闈”。中榜後,巡撫大人會參加類似為新進舉人舉辦的慶祝活動“鹿鳴宴”,席間眾舉人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黃廉榜上無名,結伴回來的同年陸陸續續地都回去了,只有他和沈不凡同路,便顧不得體面央求中榜飛沈不凡說說鹿鳴宴的盛況!
雖說是名列桂榜鄉試放榜時,桂花飄香,故稱桂榜)三十七名,沈不凡已經很滿足了。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他就一直對科舉考試有畏懼心理,總是給自己找很多理由來說服自己走別的路!歷經辛苦,走到今日這一步已經很滿足了。
在他看來,老天也在幫助他。如果不是這具身體的主人讀書十幾年,有些基礎;如果不是自己意志強大,逼迫自己硬著頭皮學習;如果不是“霸州學生運動”的影響,導致許多有才士子不能參加,讓他少了許多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一番“如果”下來,才有這舉人功名,沈不凡大感欣慰。
舉人比秀才的好處大了百倍:首先舉人已經具備了做官的資格,雖說要等朝廷空缺名額,時間長短不一。沒有門路的,甚至一輩子輪不上。一般情況下都是主薄、教諭、縣丞之類的小官,但好歹是官。碰到吏部大挑,那就有可能做一縣知縣,不過這種情況很少。
其次,舉人名下的田地免賦稅。這樣就有很多人包括地主、富紳、一般農戶等,把自己的田地掛靠在舉人名下,這樣就不用給朝廷交稅。舉人也就能從中獲得豐厚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麼有潦倒的秀才,絕不會有落魄的舉人。
最後,舉人還有很多政治上的特權,已經是主流社會的人士了。
“解元王復臨神采飛揚,應對得體談吐出眾,引得眾人盡折腰。亞元劉宗敏敦厚善樸,惜字如金卻言必有中……”沈不凡笑著對黃廉一一述說本屆的頭幾名才子,聽得黃廉一臉神往。
“唉,又要再等三年了”,黃廉苦巴巴地望著沈不凡道:“拙言,不似你如今這般年輕,我已接近而立之年了”!
科舉一道哪有那麼容易的,比起一輩子都看不上秀才的讀書人來說,黃廉已經很幸運了!只是人都是貪婪的,站在今天的位置望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