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啊,觀國公喜歡的是姐姐,又不是我。”李裹兒紅著臉,“姐要這麼說,我多難為情啊。而且市井不是流言說,觀國公克妻麼……”
“所以觀國公克死你姐,也無所謂嘍。”李長寧冷哼。就算是楊慎交幫過她,可他的那些黑歷史也抹不掉啊。
“得,算我沒說話,我出去玩玩啊。”李裹兒興奮地拿著夜明珠,她還要在別的姐妹面前炫耀她的夜明珠呢。
李裹兒離開後,李長寧坐在妝臺前,心想著若不是聽說了楊慎交那麼多的壞名聲,或許不會對他那般排斥。
春去夏來,天氣不知不覺變得燥熱了,而今個兒的天氣很不錯,有涼風不斷。
李裹兒來了興趣,就唆使著兩個姐姐一起去太液池的草坪上放風箏。
李長寧正在房間看書,手裡握著一卷書,平日裡喜歡看這些打發時間。
“姐,走,放風箏去,別看這些沒意思的。”李裹兒瞟了一眼,也不知道長姐什麼時候喜歡上了這些條條框框的大道理書還有那些兵書,看著都讓人頭疼。
“你和三妹先去,我過一會兒來找你們。”李長寧正看到有興致的地方,總要把這段看完再走。
“好吧,那我和三姐先去了,你可記得一定來啊。”李裹兒搖晃著頭,牽著裙子往外門外小跑。
李仙蕙拿著鳳凰風箏等在外面,又在理風箏線,見李裹兒出來了:“姐姐不去嗎?”
李裹兒拉起李仙蕙的手,迫不及待地往外竄:“她過會兒來,走。”
韋氏本有四個女兒,兩個女兒乃同胞姐妹,但永泰郡主李仙蕙的胞胎姐姐已早逝。)
太液池,寬闊的草坪上,兩個歡樂的身影在跑動,一隻五彩鳳凰風箏在高空中飄飛。
“三姐,放高一點,哎呀,再放高一點嘛。”
“不行啊,現在風有點大,不聽使喚呢。”
“沒關系的,風大才好呢,我來!”
李裹兒毛毛躁躁地搶過李仙蕙手裡的風箏線,把風箏放得老高老高。姐妹兩人歡喜地拍著手掌,李裹兒不斷往後退著,速度越來越快,風箏也飛得越來越高……
“啊!——”李裹兒腳下不穩,跌倒在地上,吃痛地驚叫了一聲。
李仙蕙趕緊上前去攙扶起李裹兒,囑咐著:“裹兒,小心啊,傷到哪兒沒?”
“腳扭了下,有點痛。”李裹兒站起來,撅起了小嘴。
李仙蕙蹲下身,心疼地為李裹兒揉了揉腳,這個妹妹可是他們全家人手裡的掌上明珠,都看不得她吃苦頭。
斷了線的風箏飛啊飛,在空中飄著,這陣風停了,那風箏忽而從天而降。
“啪!”一聲響,險些砸到了草坪上另一頭歡聲笑語採的華服妙齡少女。
這位險些被傷到的是永和縣主武青萍,永和縣主是太平公主與樂壽郡王武攸暨的愛女。這大風箏猛地落到面前,驚得武青萍花容失色,失聲大叫。
“呀,妹妹。”方城縣主武瑤兒忙提著裙子快步走過來,雙手扶著武青萍的胳膊,踢了一腳那鳳凰風箏,滿是關心地問,“嚇著沒?”
梁王武三思與太平公主李令月的關系還算融洽,又加之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武攸暨也是武家人,所以武瑤兒與武青萍這兩個縣主走得很近。
說到太平公主現任丈夫武攸暨,原本神龍中,封定王,拜司徒,手握實權。但武攸暨不顧太平公主的阻攔,固辭定王不拜,後被降為樂壽郡王。武攸暨為人謙和謹慎,在因裙帶關系而臨厚賞時,表現得無爭:臣聞力微任重,無德者履之必危;功薄賞隆,有識者陋其非據。
雖然永和縣主的父親位分不高,但母親卻是太平公主,武瑤兒裝模作樣地愛護武青萍,這是父親大人的意思。
“這是誰的風箏啊?”武青萍凝重了眉頭,一臉憤怒,險些就砸到她的頭了。
這時李仙蕙跑過來撿風箏,李裹兒因為扭傷了腳而走在後面。李仙蕙不認識武瑤兒、武青萍,只見武瑤兒令身邊的宮女踩壞了那鳳凰風箏。
“你們為何糟蹋我的風箏?”李仙蕙上前質問,紅腫著眼看著草坪上自己被毀的風箏。
“原來風箏是你的!”武瑤兒怒氣沖沖地瞪著李仙蕙,“你是誰?”
“三姐,風箏找到了嗎?”李裹兒在宮女的攙扶下走來,與前面武瑤兒目光相對,很快她們就認出了對方。彼此兩人的眼神都變得極為不友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