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拱手:“謝過韓相公,一個小廝,倒也不必與之過多計較。”
韓琦捋了捋鬍鬚,展顏笑開,又道:“你我也算是老交情了,相識近二十載了,也都知根知底,此番火峒蠻再起,我在官家面前保舉你領兵平賊,這是為國為民之想,若是派了旁人領兵,一怕這人陣前不勇,二怕這人謀略不足,三也怕這人對邕州事宜不熟悉。派你狄漢臣去,便是萬無一失。此番我親自來,便是想你能再披甲冑,平定南蠻,救邕州百姓於水火,還朝廷南疆之平靜。不知你如何作想?”
韓琦真是客氣了,認識狄青快二十年了,第一次對狄青這麼客氣。
狄青也點頭答道:“朝中忠良將帥無數,堪當重任者也有,老漢之所以辭官,便也是知道自己這身體當不得多大的重任,身死是小,若是半途而亡,誤事是大。”
韓琦聽到這裡,面色已然在沉,他韓大相公如此客客氣氣,如此禮賢下士,如此不要臉面了。你狄青還端著架子?韓大相公豈能不怒?
好在,好在狄青立馬話鋒一轉,說道:“但若是朝廷非要老漢再披甲出征,覺得老漢領兵出征最是穩妥,那老漢也當不負朝廷器重,便是死在路上,也不敢不去,反正一身老骨頭,死在哪裡都是死,死在出徵的路上,也算全了忠義。”
狄青此時這番應對的話語,大概也有戲精甘奇的一番指點。
這才對嘛!還算識點抬舉,還算知道個好歹,韓琦面色一喜,連忙又道:“此番出征,官家之意,便是一切從簡,儘量少興師動眾,所以軍隊調動上,也不會太多,以免徒耗糧草用度。但是我心中深知戰陣苦,打仗畢竟是打仗,容不得兒戲,所以思來想去,這京城裡能排程的兵馬中,也唯有更戍入京的三千多西軍最是驍勇,西軍裡本也有你許多相熟的軍將,你用起來也是順手,便著樞密院一併交付與你帶去,再補一些東京的禁軍,也隨你抽調,人數不可過八千,你看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狄青聞言覺得有些不對勁,哪裡不對勁?卻又說不上來。
要說八千人馬去剿火峒蠻,雖然不多,但也不算少。
但是韓琦怎麼就這麼好心了?安排得這麼好?西軍三千多,這些人大多本就是狄青昔日的老部下,用起來自然是順手,打起仗來也勇猛,有這三千多人,狄青此去,勝券就握了一半了。還讓狄青在東京禁軍裡隨意抽調人馬?
這麼好的安排,是為什麼?是為了讓狄青打贏這場仗,然後凱旋迴京,你好我好大家好?
以狄青對韓琦的瞭解,韓琦可不是這麼為他著想的人?口蜜腹劍?笑裡藏刀?這劍與刀到底藏在哪裡了?
狄青是真想不明白了。這一刻,狄青多麼希望甘奇就在身邊,能幫他分析分析。
“怎麼?你還有哪裡不滿意的?一併說出來就是,我自與你解決妥當,只願你能凱旋。”韓琦又道。
一切太好了,狄青是真的想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唯有點這頭說道:“再謝韓相公。”
韓琦聽得狄青這一語,也不多言,站起身來,便道:“三日後,你到樞密院去尋樞密使田況,到時候一切都會安排妥當,兵符印鑑等物都會備好,戰機貽誤不得,定要儘快出征,我便先走了,去為你安排出徵事宜。”
狄青起身去送,看著韓琦上了車架而走,狄青連忙轉頭與一旁的小廝說道:“快,速速去請道堅來,就說我有要事相商。”
這事情怎麼都不對勁,帶著笑而來的韓琦,好似把之前的事情都忘記了一般,此時卻笑容滿面,把一切安排得有這麼好,不把甘奇叫來商議一番,叫狄青心中如何也安不下來?
喜歡回到北宋當大佬請大家收藏:()回到北宋當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