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的報紙發了出去,內容是朝廷準備再次起用狄青領兵出征,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只奈何狄青而今年老體弱多病,怕是不堪重擔。韓琦韓相公親自上門去請,狄青卻還是婉言謝絕了。
狄青為何多病?文章裡,甘奇好一通發揮,哪年哪月,狄青在哪個地方參加了什麼戰役,受了什麼傷,當時草草治療,落下了什麼病根,天氣只要稍稍陰涼,狄青是頭也痛,脖子也痛,胸口也痛,背也痛,胳膊痛,腿也痛……反正全身沒有一處不病痛。
狄青渾身有傷,病根無數,生不如死,南方之地,天氣溼熱,瘴氣瀰漫,去了怕是命都保不住了。
通篇沒有一點給狄青歌功頌德的詞句,卻又是何其感人肺腑?處處透漏著狄青為國效死的忠誠。
寫這種文章,是真需要一點技術的。
連仁宗趙禎看到這般文章,都是掩面嘆息,幾欲落淚。
這般的忠臣良將,世間還能有多少?
讀報聽報之人,見得這篇文章,皆是扼腕嘆息,將軍不易啊!還有甘奇文章中最後那一語,更是感人肺腑。
自古美人嘆遲暮,不許將軍見白頭。
狄將軍,老了!
真的老了!老到馬都上不去了。
韓琦也看到了報紙,若不是頭兩日皇帝趙禎在朝堂上說起報紙,韓琦可不會把報紙當回事,而今韓琦自然不同了,公房之內,這報紙是必須要有的,這不是他把報紙當回事了,而是他把皇帝當回事。
看著報紙的韓琦,面色一陣紅一陣白,他自然是看不得甘奇文章中明裡暗裡給狄青歌功頌德的,但是當他看到文章中竟然寫他親自上門去請狄青這件事情,似乎又覺得這裡寫得還不錯。
不論怎麼樣,至少把韓琦勤於公事的模樣寫出來了,也把韓琦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極好。就這一點,讓皇帝趙禎看到了,那倒是不錯的。
但是通篇下來,韓琦讀得還是有些不爽,不爽甘奇把狄青拿來這麼一通誇,還誇得這麼有技術含量。
看完報紙,韓琦起身,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拖了兩日,還是得再去一趟,狄青啊狄青,本也未想過要把你如何了,如今你也怪不得本相了。”
韓琦自言自語之後,抬手揉了揉自己的臉,擠出了一些笑意,然後出門而去。
再次去狄青府中,韓琦竟然真就帶上了笑臉,還真有點劉備三顧茅廬的意思。
只是狄青見得韓琦的笑臉,心中不是驚訝,全是防備,韓琦何曾這般給過他笑臉?還是親自上門來給的笑臉?
口蜜腹劍,笑裡藏刀,這都不用猜。要猜的是韓琦到底哪裡藏了劍?哪裡又藏了?
這回韓琦客氣了,狄青自然也客氣了許多。
兩人竟然還寒暄幾句,互相作請落座。
便聽韓琦開口:“上一次那小廝之事,是我不明其中具體,回去我就把那廝好好教訓了一頓,你狄青狄漢臣,為國效死幾十年,豈是他一個家奴可以怠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