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調教大宋 > 第409章 軍制之弊

第409章 軍制之弊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兩處相愛 石警生 由周黑鴨引起的後宮爭亂 我有一劫未還 司念,給親嗎? 別人家大師兄也這樣嗎 農業大亨 廠花之爭 君入蛇口 gb 大師兄開局就嘎 重生之神級學霸 何處是安在 滾蛋吧,Alpha! 大渝籌算師 夫君身死之後 暴躁天子的替身美人 牧魚記 美人誘寵,清冷權臣強勢佔有 表妹難哄 渣攻,你媳婦正給你兒子找後爸

按說,西北就算將門勢力複雜,如今大宋有些實力的將門曹潘王楊都在這兒,只缺一個石家,真想動,就是幾家一句話的事兒。

但是,事情還真不是那麼簡單。

問題在哪兒呢?

還是大宋的軍制問題。

宋朝軍隊分為四類:

禁軍,是為中央軍,均屬三衙;

廂軍,是為地方兵,屬於諸州;

鄉兵,系民兵,僅保衛本地方,不出戍;

蕃兵,則是異族團結為兵,而用鄉兵之法保衛本地方的。

宋太祖用周世宗之法,將廂軍中的強者都升為禁軍,留下來的,都是些沒什麼戰鬥力的殘兵,用以充數。

所以,當初老曹以一營廂兵打出了昆侖關阻擊戰,朝中才會無人敢信,都覺得太假了。

至於鄉兵、蕃兵,本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不去論他。

所以,所有武力的重心,實際都在禁軍。

全國需戍守的地方,派遣禁軍輪流前往,謂之“番戍”。

而問題,正出在這個“番戍”之上。

人們在議論宋朝兵制時,大都加以詆毀。認為唐朝之所以強,宋朝之所以弱,是因為宋朝廢除了藩鎮。

這純屬扯蛋!

唐朝強盛時根本沒有藩鎮。到玄宗設立藩鎮時,是因為國運漸衰改取守勢了。

戰略後移,把重心放在經營自己的邊境上,這才是藩鎮形成的原因。

至於藩鎮的利弊且不去論它,只說大宋。

宋朝的兵是全出於招募的,和府兵制相反。人們又認為這是宋代兵制的一個缺點,其實不然。

募兵制,雖有其缺點,但在經濟上,以及政治上,有其相當的價值。

民間的奸悍無賴之徒,必須要有他的歸容之處,最好是能懲治之、感化之,改變他的本質。

此輩在經濟上,就是所謂“無賴”,他不能勤事生産,欲懲治之、感化之極難。只有在軍隊之中,規律最為森嚴,才可能約束他,使之改變當今社會也存在類似情況)。

這種人在軍隊裡呆上10年到20年後,已經過長期的訓練,大多數人的本質會改變,可以從事生産,變做一個良民了。

這也是從北宋開國到南宋滅亡,終宋三百年沒有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的一個原因之一。就算有反,也沒出去一省之地。

遇饑災之年,收鄉壯以充禁軍。想想,年輕的刺頭兒都被收走了,老百姓還怎麼反?

而從經濟上說,本來就宜於分業,平民出餉養兵,全不過問戰事,對經濟建設是有益無損的。若實行府兵制,則舉國皆兵,實至今日乃有此需要。

可兵若真能禦敵,平民原不需全體當兵。所以說,募兵之制,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有其相當的價值。

大宋立法有其深意,只不過所行不能副其所期,利未形而害已見罷了。

而剛剛說到番戍的問題,兵力的逐漸腐敗,番戍之制使得兵不知將,將不知兵,不便於指揮統馭。

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悉地形,又和當地的百姓沒有聯絡,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費卻等於三年一次出征,勞財何其之巨?

更重要的是,每逢水旱偏災,又多以招兵為救荒之策,於是兵數遞增。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被迫裝A和影後omega協議結婚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