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見到這兩個孩子,知道他們在曹向南這裡是養地很好,心裡對曹向南這人又多了幾分好評。
以前村中的一些事,曹文宣是從他阿爹的嘴裡聽說過,村裡的族老們做事有失公允。不過現在他可是聽說村裡的村長換了,還立了兩個副村長和十位代表,十位代表則是村民的代表。至於族裡的族老們都被架空權利,如今的曹家村和從前的曹家村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聽說了太多的東西,還不如今日親眼所見,曹向南這個人帶給他的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感覺,聞名不如一見,他阿爹是半分都沒有過分地誇這個人,曹向南的確如他阿爹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很不錯的小子。
他坐在這裡,是注意到了曹向南見了媳婦一進門就立刻地站起身迎了過去,小心地把人扶過來落了座,完全也不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不說是在曹家村,就是他在外面,也少見誰家的夫郎待媳婦好到這種地步。
曹文宣不由地在心裡反思自己,他對家裡的媳婦是不是做地不夠好。
正好這一會康康和景寶跑來他們家裡了,還沒進門景寶就在外面喊了。曹向南讓幾個小的出去外面玩,“在院子裡玩,不許跑出去外頭知道嗎?”
“嗯。”祥仔點頭,意思是他會看好兩個弟弟。
一群小的就跑出去外面玩了,這天外面冷了,好在孩子們都穿得厚實,也不怕他們在外頭玩會冷到。
柳白書送了兩個小子過來,他也跟了進來。見到柳白書來了,曹向南也是介紹柳白書同曹文宣認識,兩人第一次見面,客氣地打了一個招呼。柳白書也在這裡落了座,曹向南為他倒上了茶。
客廳裡熱著茶,幾人在客廳裡喝茶聊了一會。
曹向南對這個時代的科考大概地有點印象,雖不是十分地瞭解,可也是知道在封建時代裡,考一個秀才是十分地不容易的,有的人考了一輩子都還是一個童生出身,還考不到秀才。
他提起了他請來的鄭書博,鄭書博是已經考取了秀才功名的,曹文宣算來只是童生,還差最後一步的考過了才能取得秀才的身份,所以他自然是差了鄭書博一步,“到時候去了書院,我介紹你同書博認識,他們一家三口如今就住在書院那裡。”
想來讀書人是喜歡同讀書人一起的?他可和曹文宣還是鄭書博探討地了學問。
“好,如此就多謝向南了。”曹文宣沒想到曹向南還請了一個秀才來書院給大家當先生,一聽對方是考取了秀才功名的的,正好他可以去請教一下學問也是不錯。
書院現在放了假,曹文宣這個冬天也會留在曹家村,好不容易抓到一個讀書人,曹向南自然是想把人拐到書院去當先生教人讀書,他把書院那邊的事情簡單地同曹文宣講了一遍,問道,“不知文宣是否願意去書院給大家當幾個月的先生,每日只抽出一個半個時辰過去那邊一趟,只要教大家讀書識字就成。”
因為知道曹文宣這個時候是在準備明年的考試,所以他也不好佔用別人太多的時間。只要每日抽出一個半個時辰就成,就當是做兼職就成,他會付給他工錢。
“什麼工錢不工錢,只是教人讀書識幾個字的事,對文宣來說就舉手之勞的事。”一聽南小子還提工錢,裡正就瞪眼了,也不管他家小子是否答應,就說道,“文宣你就每日抽個時間去一趟,教教大家讀書識字,也不是什麼事兒。”
曹文宣見他阿爹的就差把他給賣了,他倒是還能笑著點頭,說道,“這是文宣的榮幸。”
昨晚聽他阿爹說了許多,自然也聽他阿爹提起了這個書院。他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整個曹家村的孩子都能讀書上學,而如今,他們曹家村真的蓋起來書院,日後曹家村的所有孩子都能讀書識字,這對他來說是完全沒有想過的事。
曹向南對邀請他去當先生這讓他感到很意外,但是這並無不可,盡管讀了這麼些年書,他並不是迂腐之人。若是曹家村裡人人都能讀書,這日後的曹家村會變成怎的一番模樣?他的心裡也很是好奇,為此他也願意付出一份力。
昨日大家搬了過去那裡住,正好今日他們也要過去那邊看看大家在那裡住的情況如何,大家在他這裡喝了兩壺茶,也聊了一會,曹向南就提起大家一起過去一趟書院那裡看看。
“好,正好我也想過去那裡看看。”裡正說道。
出門的時候,曹向南順便地喊了曹剛,村長可不能落下,一行人一起過去。
昨日回來天已經快黑了,回來的路上坐在馬車裡曹文宣也沒細看,今兒同阿爹一行走過來,曹文宣是清楚地見到了曹家村的變化。腳下是寬敞的道路,沿著道路出來,就見到了建在這裡的書院,他沒想到他們曹家村竟然也會蓋一座書院。
在一路的閑聊中,他們也走到了書院這裡。
讓裡正和村長他們過去那邊看大家,曹向南就帶著曹文宣往鄭書博這裡來了,介紹他們兩個人認識。見兩個讀書人說話文縐縐的,你一句來,我一句話,他後來幹脆找了藉口跑了,真是酸死他了。
這兩人給他當先生,可不會給他帶出一群文縐縐的小老頭兒來吧?曹向南滿眼的狐疑。一想起以後的曹家村人見面,都是一口之乎者也,頓時身後冷汗直流。
第一次見面的兩人一見如故,兩人都是讀書之人,能聊的話就多了,坐在一起聊得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