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已經很好了。”鄭書博看著這間不大卻是裡面什麼都有的屋子,這裡的一些東西對他來說都是非常地奇特的,簡單,卻是讓他十分地喜歡。
梁燕的懷裡抱著孩子,孩子啊啊地叫著,小臉上是開心和興奮,想來是喜歡這裡。他看著這間屋子也是很喜歡,這裡有兩間屋子,這一間還能給孩子以後住。
等以後孩子大了也能在這書院讀書,他可是聽說了孩子四歲到七歲入學是不用給束脩的,就是七歲到十歲也只是給一半的束脩就成了。只不過若是等夫郎他日參加科舉,中了舉人做官,想來他們是要離開這裡的。
曹向南也告訴他們了,若是他家夫郎在這書院裡教一輩子的書,等他夫郎日後教不了書了,書院也會負責給他們養老。梁燕的心裡突然地有個念頭,他們一輩子留在這裡又未嘗不好。
“這裡是小廚房,你們可以在這裡做飯。每月會有人給你們送米糧過來,至於肉和菜,今年冬天的肉和菜我會為你們安排好,等往後的你們要自己提前準備。”所以這裡是每月是管給米糧,並不包括每日的肉和菜,因為今年的情況特殊,曹向南會位他們安排好。
“好,麻煩向南了,書博對此是不知道說什麼的好,你為我們考慮地如此細致。”若不是遇到了曹向南,他鄭書博還不知道要帶著妻兒何去何從,這裡的安排對他來說已經是很好了,什麼都為他們安排妥當。
在來之前曹向南就已經同他說明白他來這些了,只要他在這裡當先生,書院會安排住的地方給他,每月會有米糧供應,也會有工錢。
“這都是做我應該做的,我把你們從千裡之外請過來,自是要為你們安排好。你們若是有什麼需要就提出來,書院不是我開的,不過我也能說上一句話就是了。”
“等日後開學的話,書院裡會有專門的食堂,負責學生和先生們的飯食,你們若是不想做飯,可以到食堂去吃。”曹向南說道,“但是如果你們不去那邊的話,這裡每月也會有米糧發給你們,你們可以回來這裡自己煮。”
按照他這種在食堂裡吃了十幾年的人來說,盡管食堂的夥食不怎麼好,但是便宜又能填飽肚子,他自己還是一個深深喜歡食堂的人。
“呵呵,好的。”鄭書博就笑了。
“這裡還有幾間屋子,到時候村子裡會安排一些人住過來,過完這個冬天他們就會走。等明年請了先生,過來書院教書的先生會住在這邊,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一點。”出了門外,曹向南指著隔壁已經建好的幾間屋舍說道。
所以就是他們這個冬天在這裡住,也不是隻有他們一家三口,會有其他的人過來,但是到過完冬天就會走,所以也不存在一些人家住在這裡會太吵鬧。
若是一年後,村子裡那些房屋破敗地無法住人的人家,在別人都開始蓋青磚大瓦房住的時候,這些人還是住著破房子,那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了。村子裡除了有義務管一些孤寡老人之外,曹向南不覺得還應該每年都救濟那些懶惰不事生産的人家。
曹向南把鄭書博一家接到宿舍,給他們安排好住處,告訴他們書院這邊的情況。
他是隻管把人給帶過來,安排好,也不會細致到管他們每日的吃穿住行,後面的日子還是靠他們自己過,他所能提供給他們的是一份工作,和相應的待遇。
等他們在這邊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曹向南想鄭書博一家在這裡生活應該也不成問題的。
從書院過去鎮上不說遠也不說近,現在路修好了,肯定是比從前要好上許多。而村子裡每日會有肉和菜賣,只是到了入冬天冷之後,也不會有人賣東西,同樣的,鎮上也是這樣,到那會也沒什麼人賣肉和菜的了。
這裡的人都會在入冬之前就把糧食都準備好,有菜有肉的都是比較好的人家了,一些人家只有煮一鍋粥水,一家人每人只能喝上一碗。對於這裡的人來說,不幹活的時候是沒飯吃的,原身留下來的記憶,在屋子裡貓冬可就是餓著肚子睡覺,那滋味可不好受。
問題是餓著肚子哪裡睡得的著?躺在床上又冷又餓。不過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冬天就是苦挨過去的。
這一年對於曹家村的人來說,則是一個新的開始,和以往的冬天都不一樣。
把鄭書博一家三口帶過來了,想著他們第一天搬過來,曹向南還是請他們一家三口到他家裡去吃晚飯。等吃過了晚飯後,把他們一家三口都送回去書院的宿舍那邊。
囑咐了他們夜裡要把院子的門關上,把屋子裡的房門拴好,曹向南就也沒有在這邊停留,就往家裡回去了。
“我會的,放心吧。”看著噠噠的馬車離去,鄭書博看著走了的人,把院子的門關上了,落下裡面的門栓,這裡今晚住著的暫時只有他們一家三口。
西邊的太陽慢慢地落山了,小廚房的鍋裡熬好了水,梁燕給孩子洗了個澡,把孩子放到了床上。床上的棉被是他們從鎮上帶過來的,這些東西都是他們來了這邊後曹向南為他們備置的,就連衣物都為他們準備好了。
孩子還未會走路,已經能坐能爬了,正是好動的時候,沒人看著很容易掉到床下去,梁燕不放心孩子自己一個人留在床上,說道,“夫郎,你看一下孩子。”
“好。”鄭書博坐在床邊逗弄著孩子,想讓孩子站起來走路。
見著父子兩個的模樣,梁燕的眼裡露出了笑意,轉身去忙了。
外面的天漸漸地黑了,屋裡的油燈吹滅,他和夫郎躺在了床上,一左一右把孩子擁在中間,孩子正睡得香甜。窗戶的風聲呼呼作響,他們的屋子裡卻是溫暖寧靜。
屋子裡說話的聲音漸漸地停歇了,裡面的人也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