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目前劉備的實力夠大。
他身邊的人自然會付出自己的忠誠。
但這種忠誠的出發點是從利益出發。
真正忠誠的品質,才是我們所說的風骨。
......
從歷史上陳登的表現來看。
陳登的品德並沒有什麼問題。
看人的眼光更有獨到之處。
陳登同樣認為劉備有王霸之略,卻在劉備遭遇挫折的時候離他而去。
和糜竺捨棄身家跟隨劉備相比。
在劉備的心中孰輕孰重,每個人都會知道如何選擇。
......
劉備雖然不和陳家進行交易,卻沒有打壓陳登。
陳登也憑藉自己的才能,從東陽長的職務升任廣陵郡的郡丞。
這次劉備召見陳登,說白了就是提拔陳登的跡象。
看著陳登,劉備的眼底稍微有些負責。
歷史上的漢昭烈帝,是得到陳登真心擁戴的。
但陳家並沒有真正發動力量幫助劉備。
陳登承諾的十萬步騎,並沒有真正兌現。
史書上的寥寥一筆,可能沒有人去關注這一點。
劉備擁有漢昭烈帝的記憶,卻很清楚憑藉陳家的能量,確實能夠做到這一點。
陳家最終沒有去做,只是因為曹操展現出強大的能力。
讓陳家開始猶豫,選擇靜觀其變。
劉備不得不接納呂布,又暗中謀奪曹豹手中的丹陽兵。
才有了最終失去徐州的事情發生。
劉備雖然不認可陳家的做法,但也不會因此怪罪陳登。
歷史上的漢昭烈帝,因為實力不夠。
離開他身邊的不僅是陳登一人。
田豫、陳群和袁渙這些大才,最終都選擇離他而去。
並不是說這些頂尖的人才人品都不行。
只能說這些人都很識時務,心中也沒有忠誠的品質。
正因為忠誠的品質極為難得。
關羽對劉備的忠誠,才能那樣感天動地。
在隨後的幾千年中,成為了人間義氣的代名詞。
臧洪對朋友的情義才能讓他留名青史。
但關靖對公孫瓚的忠誠,卻因為公孫瓚是失敗者,被士人無情地拋棄。
郭圖和逢紀對袁家的忠心,同樣因為袁家的失敗,不會被人惦記。
燕趙大地自古就是豪傑悲歌的地方。
歷史上的田豐、沮授和審配等人,難道就不值得後人的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