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史關靖出列著急地建議。
“主公,我們必須馬上撤退,只要進入渤海,我們就可以召集軍隊和平東將軍周旋。”
這個時期的公孫瓚勢力不比袁紹弱。
雖然在界橋一戰,公孫瓚輸給了袁紹。
實際上,公孫瓚還是佔有冀州的渤海、河間和中山三個郡國。
歷史上的公孫瓚佔據了渤海和青州。
這個時空中,青州沒有公孫瓚的份,他自然全力拿下涿郡周圍的地盤。
要不然,公孫瓚哪裡有戰略縱深和袁紹周旋。
公孫瓚鞏固了自己的勢力,才能抽空殺回薊縣,最終擊敗劉虞。
聽完關靖的建議,公孫瓚猶豫了一下,看向劉緯臺、李移子、樂何當三人。
“老二,你們怎麼看?”
關靖站在那裡只能苦笑。
劉緯臺、李移子、樂何當三人是公孫瓚的死黨。
他們甚至像幫派一樣,公孫瓚自稱老大。
劉緯臺、李移子和樂何當,分別是老二、老三、老四。
劉緯臺是術士。
李移子賣布出身。
樂何當是個商人。
公孫瓚最佩服的人,就是漢高祖劉邦。
認為劉邦用人能夠不問出身量才使用。
可惜的是,公孫瓚學了個四不像。
劉邦在沛縣結交的人才,雖然也是從事各行各業。
實際上卻是秦統一華夏時,逃亡到各地的貴族後代和士人。
公孫瓚卻是直接用術士、商人和走販為謀士。
《英雄記》雖然評價長史關靖“酷吏也,諂而無大謀”。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漢代被稱為“酷吏”的人,基本上都是因為執法嚴厲。
比如曹操身邊的滿寵。
大漢是個以道德禮教治國,律法只是適用於庶民,不能用於貴族身上。
關靖能被稱為酷吏,就絕不會是個無能之輩。
至於關靖“無大謀”的評價,只是說明他不擅長謀略。
並不等於關靖其他方面的能力差。
喜歡遊戲玩家鬧三國請大家收藏:()遊戲玩家鬧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