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屬於東方文明的國家而言,葬禮通常都是一個等同於婚禮,甚至說,是要比婚禮還要重要的一個儀式。
一個人最後的體面的也就體現在那個人的葬禮上,葬禮是人由生到死的最後一個旅途。
當葬禮結束,那個人也就算是真正意義的死亡,當然,一些地方還有守孝的傳統。
雖然現代文明的衝擊使得這種傳統儀式變得越來越簡單,但在很多地方還是有所保留。
天亮之後,便有相關人員來屋裡幫忙籌辦葬禮,本來信是打算在附近的殯儀館辦理,但櫻卻說想要讓媽媽多在家待一天。
她這樣的要求自然是沒有違背的道理,身為人子,渴望多陪陪母親也是符合倫理道德,沒人會因為這個而去指責她什麼。
既然決定了今天要在家裡,那這一天的各種儀式自然也是在家中舉行。
忙碌的葬禮有著多種習俗和儀式,雖然信是陰陽師,但對這些東西還不是特別瞭解,畢竟他很少去關心這些東西,以前去參加他人葬禮的時候,不是為了對付鬼物就是在對付鬼物後接受了他們子女的邀請。
關於百合子離世,這件事還是得通知她還在世的親人和朋友,雖然她的親人和朋友並不算多,但她的手機裡還是記載了有不到十個人。
除了櫻和幽代還有他,要通知的人也不算多,因為櫻還有幽代要協助相關人員完成儀式的緣故,只好由他來代替她們去通知這些人。
沒有超出他的預料,百合子的那些朋友都是些年齡和她一般大的人,雖然那幾個人他都通知到了,但有能力趕到明天來參加葬禮的,卻不到三個人。
那些來不了的並不是不願意來,而是他們腿腳不便外加身體也不好所以才無奈拒絕,本來他們還有人說想要讓她們的孩子代替他們來,可他們剛說出不久,就開始嘆息起來。
時代高速發展的現代不知造就了多少孤寡老人和留守孩童,雖然這個世界因為人類文明的程序而走向富裕繁榮,但在家庭感情這方面,卻付出了難以想象的犧牲。
每一天,這個世界都會有孤獨的老人死在家中,他們的屍體會一直待在死亡的地方,直到某一天他們那忙碌的孩子回到家裡才會發現,或者是他們的鄰居聞到了腐臭味後才會發現。
不得不說,這樣的事情實在是令人感到悲哀,這並不僅僅只是一個人,甚至說一個家庭的悲哀,這更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文明,乃至於整個人類的悲哀。
老有所養,幼有所教。
這樣一句話到了這個時代,有一種說不出的諷刺意味,人們大多都做到了幼有所教,因為一個孩子意味著一個家庭甚至於一個家族的未來。
而曾經為一個家庭付出了青春的老人卻嚐嚐得不到應有的贍養。
有人曾經認為,當開始弘揚什麼的時候,往往人們就會缺少那樣東西。
這個時代的不知有多少贍養老人的廣告,盡孝順的廣告,我猜,如果不是因為人們缺少這些,恐怕這也不會出現在廣告上面。
悲哀的是,百合子就是這樣的,如果不是她的魂魄入夢,如果不是信進入櫻的夢境,恐怕他們直到很久才會得知她離世的訊息。
櫻之所以如此悲痛,正是因為她想到了這些,如果現實不是現在這樣,而是她所懼怕的那樣,那她恐怕會痛苦一生。
畢竟,這世上還有什麼是比無法見親人最後一面要來的痛苦的呢,而且,這樣的事,恐怕比無法見最後一面還要來的痛苦。
葬禮工作人員忙忙碌碌,失去親人的他們就像是一個牽線木偶一樣受著儀式的擺佈。
不瞭解傳統的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好,只能在白狐巫女帶來的老巫女的指揮下不斷的完成各項儀式。
正如之前所說,葬禮對於一個人而言是無比重要的儀式,身為人,或許活的並不會多麼體面,但當他或是她死後,別人總會讓他們儘可能的體面一些。
和東方的一些地方一樣,人死後要對遺體進行一定的清理和打扮,在這裡,這樣的儀式被稱之為入殮。
從事這個行業的人被稱為入殮師,他們是負責死者最後體面的人,通常在一些小地方,這樣的人會由附近的婦女來完成,她們會幫死者完成身體的基本清理,然後到最後在為死者換上壽衣或者是死後的衣服。
隨著年老入殮師的化妝完畢,那個主持儀式的老巫女對著一直守在這裡的櫻和幽代說了聲哭,說完後她倆還有信便不禁哭出了聲。
其實這樣的事應該由專門負責哭喪的哭喪婆來做,她們通常是死者家附近的婦女。
因為她們的哭聲能夠調動在場之人的感情,所以被稱之為哭喪婆,明明是和死者沒有多大關係的人,卻會發出那樣感天動地的哭聲,實在是讓人有些難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