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9527大大、靈雨軒大大的打賞!非常謝謝!你們的打賞給我無窮的動力!
..............................
次日上午,勞崇光正要上城頭巡防,探子來報:長毛賊匪前鋒已抵達城南拓木圩,離城門不足十里。
勞崇光暗道賊匪來得好快,連忙率一幫親衛奔赴城南。
到了南門城樓上,卻見劉長清早已趕到。不用問,勞崇光已經看到數十艘插有紅黃旗幟的漁船,停靠在三里外的龍船坪渡口,想必灕江上用來阻塞河道的鐵鎖鏈條和木樁圍城的水寨已被拔除。
“賊匪來得好快!劉軍門,南門守兵可夠?”也許是為了消除戰前的緊張,勞崇光朝身旁的劉長清問道。
“昨夜看不甚清,眼下正好,撫臺請看。”劉長清指點著城牆道,“桂林城牆全由條石修建,堅固異常。全城繞城一週十二里,有大小垛口一千三百四十個,城樓十座,窩鋪三十二個,防守炮臺二十二架。城牆有三個半人高,城樓更是有四人高,城門洞深五丈,內可藏兵上百,賊軍來強攻,劉某必定讓他們損失慘重。”
勞崇光見劉長清如此用心,亦是心下大定,不由誇讚劉長清兩句。
幾個月前,太平軍主力在洪楊賊酋的率領下,圍攻桂林城,也是攻打月餘,便無奈散去,此次雖然賊兵人數要稍多,但城內守軍比當時也要多得多。且此次近萬團練鄉勇,已在團總帶領下訓練多日,自是比前番戰力更強。
勞崇光任廣西布政使幾年,對這桂林城非常熟悉。
桂林不愧為省府大城之治所。本朝嘉慶年間,在前朝靖江王府修葺的城牆基礎上,加固加大,擴建如此規模城池。全部依山傍水,特別是四周城牆,幾乎大部分依著四通八達的灕江水邊而建,賊軍便是想要攻城,亦無法靠近城牆。
只有東南、北面兩處城牆因河邊陡峭,無法修建城牆,便退後離河水二三十步的地方建起的城牆,這樣,稍微有點攻打的場地。
其他整座桂林府城,四周全部為灕江水面包圍,有這天熱的護城河,賊軍便是想要攻打,也無立足之地。因此,唯有從十座城門和東南、北面兩處城牆正面攻打。
勞崇光想想,心中更是安定。在他看來,城中守兵只要守住城門和二處城牆,便可放心。而且,他甚至想,要不要故意將東南、北面兩處城牆的兵力安排略少點,吸引賊軍從這兩處進攻,來痛殺敵軍。
正思索見,卻聽城外賊兵陣陣歡呼。勞崇光抬頭一看,只見遠處數十杆盤龍大旗迎風招展,徐徐向城南靠近。大旗旗面,紅色為底,五顆黃星圍繞著一條正欲騰飛的大黃色盤龍,煞有威勢。
此處必是這支賊軍的酋首馮雲山!勞崇光暗暗猜測。他未注意到,一旁的劉長清早已雙眼發紅,仇恨地看向盤龍大旗處。
城南門外的民居,早已是一片廢墟。賊軍在離城兩裡處便不再前進,一邊安營紮寨,一邊分散開來,搶佔城外高地,不給城頭防守炮臺開炮的機會。劉長清早已下令,等賊軍進入炮子範圍內,才能開炮。
剛過響午,戰鬥便開始了。
一隊賊兵推拉火炮,抬到城東南的象鼻山上,架設了十餘門火炮。象鼻山頂有二十丈高,離城東南角僅百餘步,至南門也就半里多遠,居高臨下,年初的賊軍主力便佔了此處,想不到,現在,這支賊軍又故技重施。
劉長清早有準備,忙組織城樓炮臺和東南角城牆上的火炮,率先開火。
轟轟,象鼻山頂火光四射,十數名架設火炮的賊兵被炮彈擊中,和兩座大炮一起,摔下山來。
“好!”劉長清紅光滿面,一臉興奮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