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說跨火盆,在華國,從古至今,火在人們看來是上天的恩賜,上能把好運燒的更旺,下能驅邪驅寒,不管是什麼,跨過火盆從此順順利利,吉祥如意。
華國傳統婚嫁六禮六禮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納采就是現在的提親,當男方屬意女方時,男方會請媒人帶著禮物向女家求婚。女家同意後,再收納男家送來的訂婚禮物,謂之納采。
男方請媒人去女方家裡,問問女方的姓名、八字,看二人合不合,今稱“看八字”。
就是在問名後得到了吉兆,男方會遣媒婆致贈薄禮到女家,告知女家議婚可以繼續進行。如今稱過“小禮”。
即正式送聘禮,男方奉送禮金、禮餅、禮物及祭品等到女家,如今稱“過大禮”。
這禮物就五花八門了,但不同的時期,送的禮物都不一樣,下聘的時候,要是能獵到一對大雁相送,那真是無上的榮耀,是眾人羨慕的物件。
當然,除了大雁,還有其他寓意著美好成雙成對的禮物,這一點,很重要。
接下來,男家請測命先生擇定結婚日期後,即派人告知女家,徵求女家的意見,如今成為“擇日”。
新郎乘禮車赴女家迎接新娘。
迎親這一天,男家抬著花轎,到女方的家中。經過一連串的禮節之後,由新娘的哥哥背新娘上轎,然後奔男家而去。
當然,在男方前來迎親的時候,進門之前,都會被女方這邊親戚攔門,一般是弟弟妹妹們。
這是表示新娘子可不是容易娶到的,讓男方務必知道娶親不易,日後要疼惜,要加倍的疼愛妻子,彼此扶持,相親相愛。
到達男家後,隨即舉行拜堂儀式。拜堂又稱為“拜天地”,由贊禮人發號令: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夫妻交拜。接著,在贊禮人引導下,新人逐次揖拜男家尊長,再拜賓朋。
拜堂完畢,主人家便會舉行婚宴款待親朋戚友。
在花燭之夜,姑娘和小夥子們闖入洞房或在洞房外鬧騰,使新婚夫婦無法安寢。
新房當中還有這麼一個儀式,俗稱交杯酒,當然,華國古代叫合巹酒。
‘合巹jin)酒,儀式中把一個匏瓜剖成兩個瓢,而又以線連柄,新郎新娘各拿一瓢飲酒,同飲一巹,象徵婚姻將兩人連為一體,也就是現在的交杯酒。’
雖然在現代婚禮上,人們已不再用巹來盛酒,但繼續採用以線連著的交杯酒,還是保留了夫妻“合二為一”的含義。
共同飲合巹酒不僅傳達了夫妻二人從此合為一體,象徵夫婦以永結同心,永不分離的寓意以外,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
古時酒都由自家用糧食釀成,酒精含量很低,味道香甜可口,類似於酒釀、醪糟等飲品。將新人父母親手釀下甘甜的酒倒入兩瓣苦澀的葫蘆瓢中,寓意著夫妻二人從此同甘共苦,患難與共。
喜歡穿到年代當姑奶奶請大家收藏:()穿到年代當姑奶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