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時,常太師皺起眉頭,沉聲道,“陛下駕駕崩本是國之罹難,理應山河同悲,臣以為此時最重要的事情是先找出陛下的死因和遺詔,厚葬陛下,而不是先在這裡爭執冊立新皇之事。”
“臣也這樣以為,陛下在方才在祭天晚宴上就已經很不對勁,這與他方才剛出寢宮時的狀態大相徑庭,從晚宴上回來,陛下就直接一病不起,生命垂危,這期間的過程未免太快,也太蹊蹺了些,臣以為應該先徹查大宴上的所有蛛絲馬跡,確定陛下是真的病死的才是。”
這幾句話像一把刺刀,瞬間撕開了看似平靜和哀傷的表象,將內裡波譎雲詭的爾虞我詐徹底挖到了人前,在場所有的大臣瞬間屏住了呼吸,不管是太子黨、靖王黨還是搖擺不定的中立一派,此刻已經徹底站到了對立面。
這時聽到一聲冷冷的嗤笑,聶毅轉過身一挑眉說,“聽諸位這意思莫不是懷疑父王的死與本宮有關?”
“將父王請到晚宴上的是本宮,最後親眼送走父王的也是本宮,若是按照諸位大人的意思,這一切,包括父王的死豈不都成了本宮處心積慮設計的了嗎?”
哪怕常太師一眾老臣心裡的確有這個懷疑,但是卻沒法直接說出口,“臣等並非是這個意思,但老臣追隨陛下幾十載,斷然不能看著陛下就這樣糊里糊塗的殯天,不論這一切是天災還是人禍,太子殿下作為當事人,總應該徹查今晚之事,給文武百官和天下子民一個交代。”
“你們算什麼東西,連太子殿下也敢拷問,殿下剛經歷喪父之痛,如今被逼給你們一個交代,那誰又能來給殿下一個交代!?”
太子黨一人厲聲開口,其他人紛紛附和,一時間群情激奮,眼看這就要與一眾老臣爭吵起來,這時聶毅卻一擺手,沉聲道,“既然諸位大人問了,那本宮就給諸位一個交代,否則不清不楚的被扣上一個殺父逼宮的天大罪名,本宮豈不是要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說著他撂下一句“諸位大人請隨我進殿”之後,轉身就往裡走,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串急促的腳步聲,接著就看到一眾提著藥箱的太醫,在侍衛的簇擁下,火山眉毛一般往這邊跑了過來。
他們滿頭都是汗,一張臉煞白,撲通一聲跪在原地,“臣等來遲,請殿下恕罪!”
這時旁邊的侍衛跪地開口道,“殿下,長樂門那邊的大火還沒鋪面,奴才不得已帶著幾位大人繞了遠路,救駕來遲,請殿下恕罪!”
聶毅一挑眉,這次倒沒急著追究他們晚到的責任,反而轉對頭旁邊的一眾老臣說,“正巧,太醫院的諸位大人都來了,那便歲本宮一起進殿,查一查父王駕崩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吧。”
聽到“駕崩”兩個字,所有太醫陡然一愣,接著驚恐的抖如篩糠,如果陛下是因為他們晚到而駕崩,那他們所有人全都要跟著陪葬!
可惜聶毅說完這話就沒再看他們一眼,徑直跨入了殿內,身後跟著滿朝文武,一眾太醫沒有辦法,只好擦擦頭上的汗,驚魂未定的跟了上去。
進了大殿,一眾朝臣一眼就看到了躺在床上壽終正寢的老皇帝,所有人跪在地上,目光在整個大殿裡逡巡,到處都與平日裡毫無二致,除了痛苦的宮女太監以外,看不出一丁點異樣。
再看躺在床上的老皇帝,面色青白,嘴唇發紫,一看就是窒息而亡,但脖子上和身體上卻沒有任何傷痕,顯然也不是有人故意而為。
聶毅與老皇帝生前單獨相處的那一段時間裡,誰都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所以老皇帝死在這個時間段裡,聶毅絕對是最大的嫌疑兇手,但眼前的一切卻那麼平靜如常,難不成真的是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常太師和一眾老臣在心裡不禁這樣想著,目光落在了旁邊給老皇帝檢查屍首的太醫身上。
看著他們從裡到外,一絲不落,甚至連一寸面板都不放過的給老皇帝檢查之後,他們臉上露出了一抹茫然的神色。
這時聶毅沉聲開口,“如何?父王生前到底因何而死?究竟是病死還是……遭人暗算?”
“暗算?”一眾太醫疑惑的皺起眉頭,“殿下這暗算一說從何而來?經微臣仔細檢查,陛下是因為病情加重,氣血逆行,導致心臟驟停,窒息而亡的,並非是遭人暗算。”
常太師心中一緊,急聲問道,“你確定沒有看錯?陛下這症狀會不會是被人下了某種毒藥,否則怎麼會突然病發到無力迴天的地步?”
“太師大人,您可以懷疑下官的醫術,但太醫院所有聖手如今都在這裡了,下官學藝不精,但諸位同僚總不會同時看錯。”
說著太醫院院首拿出自己的銀針給在座各位看,“如果陛下真是中毒身亡,那麼按照死亡時間,如今藥物肯定已經到了肝臟,因為是毒素無法排除體內,所以只要將銀針刺入肝臟便可知道究竟是否中毒。”
他亮出來的這根銀針上面乾乾淨淨,完全沒有一點發汙的痕跡,而且他施針的時候所有人都看在眼裡,他連掉包的可能性都沒有,所以只能證明皇上從始至終都沒有中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且如果排除下毒的可能性,要想遭人暗算死亡,比如勒死、打死之類的,總會在屍首上留下痕跡,而且會隨著身體的僵硬,痕跡也會越來越深,可陛下身上連一丁點外傷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