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盤區域的地下,他把通海航道的幾條分叉線路打通,只是還沒有在各自終點位置形成可見的港口。
在地下,是如通海航道一樣寬,高達百米的通道!
有著結構支撐,以及宮楠對沙盤區域地質結構的穩定性保證,也能讓這龐大的地下工程變得安全。
【推薦下,換源app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此通道一旦開啟終點開口,也就能成為航道和道路相結合的交通網路,到時候長安城也能透過它來往東邊各地。
而他之所以先建設地下航道,則是因為發光蘑孤需要一定時間的培育,有著它們,這地下交通網裡才能有光明。
畢竟如今他還沒有能力建造大型發電站,無法給這地下交通網供電。
甚至於他現在就很苦惱地下交通網的通風功能,有著那麼長的地下通道,若是僅靠出入口,以及向上的通風口,是不能進行良好通風換氣的。
‘要安裝大型風扇裝置嗎?只是那電力該從何而來?’
想了片刻,宮楠搖搖頭,因為他發現以現在的技術,還無法打造驅動大風扇所需要的電機裝置。
‘那麼有沒有不用電扇,就能達到加速空氣流通的辦法呢?’
他把桌子上的稿紙鋪開,用筆在上面寫寫畫畫,尋找不使用電器裝置就能達到通風效果的方案。
最終,他在稿紙上畫了一座火山……。
是類似於火山的地理構造,也是一座空心環形山,此山的高達近萬米,山口部位已是平流層的下端,是屬於溫度最低的區域。
而空心環形山的底部,則是位於地下岩漿層上方,那裡的溫度已經接近一千度的高溫!
宮楠此時看著草圖,喃喃自語道:“熱氣流必然會上升,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在地下航道中設定眾多的通風管道。
通風管道上面接外界,隔斷距離,就向下設定管道連線空心環形山的下端,只要下端設定好傾斜角度,以大盤旋的形式連線,熱空氣應該會直接上升。
如此一來,經過空心環形山內底部的熱空氣上升流動,就能帶動所有通風口的空氣自動流入!”
他感知地下岩漿層的深度,三十多公里的深度,若是想用傾斜通道連線下方,可能就需要讓整個沙盤區域的地下參與建設。
這種方案能行嗎?
萬米高的圓口山,就算是放在欒川那邊的山裡,若是天氣晴朗時,估計在洛陽城裡都能看到它!
不過……若是天氣不晴朗呢,亦或者說讓那座山周邊的區域一直下雨呢?
宮楠沒有能力操控天氣的變化,但是讓山上下雨,倒是可以辦到的。
而這,也只需要在空心環形山的底部加水就行了!
向下的管道既然可以流通空氣,自然也是能讓水流下去的。只要在通海航道那裡引海水進去,還能用來煮鹽呢。
宮楠計算了下空心環形山的底部面積,打算先把那山內的空心按照大直徑來製作,這是為了避免空氣流速過快,從而會破壞山的內壁。
規劃好之後,在夜裡,他就開始對地形塑形。
欒川山區,那裡無聲無息的出現一座環形山,如火山一般,下粗上細,不斷地向上增高。
與此同時,地下航道的各段位置出現了上千個洞口,向上的會露出地面,在地面上形成百米高的大煙囪。
這是用來讓外界空氣進入的,它們的內直徑都有著百米。做這麼大,也是為了避免口徑小了會導致吸氣速度過勐。
在地下航道的下方,則亦是有上千個洞口,那些通道會在沙盤區域內的地下來回折返,最終抵達空心環形山的底部。
于山陽郡的位置,那個原來用於儲存澹水的深坑附近,有一條通道連線空心環形山的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