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央一愣,便聽李隆基高聲道:“朕乏了,今日便不行圍獵。西山景緻大好,宰相與百官可自行遊獵。長孫上卿也一併去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陛下?”高力士再喚一聲,聲音頗是猶豫。
李隆基冷聲道:“莫不是這天下當真不是大唐天下了?”
“陛下息怒!”高力士忙道,聲音顫抖。
少傾,就聽屋外腳步聲響起,沉央側耳一聽,排排禁軍與鴻臚寺中人向院外退去,顯然是要去守大院。他鬆了一口氣,李隆基嘆了口氣,看著劍鋒說道:“你若要報父仇,便請下手,李三郎絕不皺一皺眉頭。”
沉央冷眼看去,只見李隆基雖是年事已高,但駐顏有術,看上去只得四十來歲模樣,生得眉長如畫,唇薄似刀,倒與自己有幾分相似。如今,劍在喉上,命在人手,他卻絲毫不懼,反而目光如電,不怒自威。若是尋常人物,定會心生畏懼,這便是帝王之威。
但沉央何等人物,自是不會被他震住,想到血海深仇,祖父與父親慘死,母親被逼千里逃亡,最後又因生己而亡。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他雖未親歷其事,慘景卻一幕幕閃現,心下大痛大恨,面色也愈發猙獰,握劍的手也不住顫抖。
李隆基見他已起殺心,便閉目待死。楊玉環目光戰慄,渾身顫抖如篩。沉央恨發攻心,雙目通紅,心神大亂之下,手一顫,便要一劍插入李隆基喉嚨。這時,突聽一聲幽幽嘆息,聽得這聲嘆息,沉央不由自主一怔,劍尖一歪,劍氣奔湧而出,將牆上刺出一個洞來,氣猶不歇,奔至對面,把對面院牆也即刺穿。
這聲嘆息乃是傳音入密,在沉央耳海里震盪成音,李隆基與楊玉環俱不曾聽見。李隆基在鬼門關外走了一遭,脖上鮮血涔涔而下,他睜開眼來,定眼看向沉央:“你不殺我?”神色頗是驚奇,又有幾分喜意。
沉央看了一下窗外,又想起郭嵩陽所託之事,便寒聲道:“今日暫且留你一命,倘若你不識好歹,那沉央……”話未說完,突見一道虛影從李隆基身後顯化而出。那虛影方一凝作人形,便即一劍刺向李隆基背心。這一劍,又快又狠,李隆基哪裡避得過,眼看便要被一劍刺死。
沉央不假思索,抬劍一格,只聽鏘地一聲響,劍氣四蕩。那人影不料沉央竟會救李隆基,冷哼一聲,將身一伏,頓即消失不見。待再度現身之時,已至李隆基身後,一言不發,又是一劍刺去。李隆基渾身禁穴被封,只得坐以待斃。楊玉環驚呼一聲,朝那人長劍撲去。
沉央揚手打出一道清明定神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救了楊玉環一命。那人羞怒欲狂,猛地一把扯下額上符紙,唰地一劍朝楊玉環斬去,直欲把楊玉環攔腰斬作兩斷。沉央吃了一驚,忙即將身一閃,搶在楊玉環身前,抬劍急刺。只聽“叮叮叮”脆響聲不絕於耳,眨眼之間,二人便已交得數十劍。
那人見一時半會勝沉央不得,凌空一翻,竄到李隆基身前,一劍直刺。卻與此時,一道寒光呼嘯而來,無聲無息摧破屋牆,殺向那人背心。那人若要殺李隆基,自己也必死在寒光之下。無奈,那人只得舍了李隆基,往左一翻,朝著沉央冷笑兩聲,然後就地一伏,消失得無影無蹤。
自始至終,那人並不曾暴露形跡,因其蒙著臉,又穿著一身黑衣。但沉央從其身形與那兩聲冷笑得知,來人必是蕭清綸。宗聖宮極擅五行遁法,遁土去火不在話下。當年,蕭清綸便曾說過,殺蕭半月的人,不是羅公遠,也不是金剛三藏,而是李隆基。蕭清綸待蕭半月情意深重,既認了李隆基與她有得殺夫之仇,自然要報。
“既然來了,何不留下?”
這時,院外響起一個清清冷冷的聲音,沉央從破牆上往外一看,便見遠處屋脊上站著一人,體態纖細,窈窕多姿,身上穿著淡綠單紗斗篷,內著鵝黃箭裙,不是程玉瓏又是誰來?
他恍然心想,原來那小院裡的人便是玉瓏,當時她故意顯露氣息,那是要阻我。李隆基是她外祖父,我要殺她外祖父,她,她自然要阻我。方才,若不是她突然嘆得那麼一聲,我便將李隆基殺了。
“哈哈,仙子切莫厚此薄彼,既要留我,便當把他也留下。”
喜歡唐都天行錄請大家收藏:()唐都天行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