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人喝了口茶,潤了潤喉,笑道:“第六人第七人,是同胞兄弟,同進共出。二人極擅符法,又擅符陣,曾在關內道大戰天地盟鬼王百目真君。鬥得一日一夜,二人雖是稍遜半籌,但百目鬼王也奈何他們不得……”
“蹄它,蹄它……”
這時,忽聽陣陣馬蹄聲響起。外面又在下雨,且下得極大,是以街上行人稀少。眾人聽那馬蹄聲是直奔酒樓而來,都往外看去。只見空闊長街中奔著兩騎,馬蹄踩著水花,來得極快。
到了酒樓前,倆人翻下馬來,把馬遞給小廝,舉步朝酒樓走來。
二人頭上俱戴斗笠,腰上懸著長劍。舉步走入酒樓中,左面那人摘了斗笠,遞給小廝,笑道:“三斤牛肉,兩罈好酒。”
“兩壇哪得夠,至少得再來一罈。”
另一人摘了斗笠笑道。眾人這才看得,這倆人竟是長得一模一樣。見得二人,朝東那群江湖遊俠神色俱是一變。
座中已無虛席,二人東看看,西看看,卻是無處落腳。
小女郎笑道:“來這裡坐。”在她身旁另有兩張桌子,坐著一群侍衛打扮的人,聽見她說話,忙站起身來,共坐一桌,騰了一張桌子出來。
二人頗是猶豫。
小女郎笑道:“都是江湖中人,何必客套?”
“多謝。”
倆人朝著小女郎抱了一禮,走到桌旁坐下,小廝端了酒肉上來,二人話不多說,立即開動。
這時,一干酒客聽完說書,紛紛掏出銀錢,只待說書人的小孫女前來討要,小女郎也掏出一錠銀子,足有十兩重。
誰知,那說書人仍是一動不動,小孫女替他再添了一碗茶,他舉起茶碗喝了一口,又咳嗽了兩聲,把驚堂木一拍,啪得一聲響。
小女郎奇道:“難道還沒說完麼?”
說書人笑了一笑,說道:“今日說紫閣山,只說紫閣七子,未免美中不足。”
“難道還有八子九子麼?”小女郎笑道。
說書人不置可否,又喝了一口茶。聽得紫閣七子四字,剛來那倆人齊齊一怔,端著酒碗傾聽下文。
說書人道:“紫閣山中還有一人,相比紫閣七子,本領更是了得,當得大說特說。”
“比紫閣七子還要了得?老人家,你是騙人的吧?”小女郎不信。
聽得這話,剛來二人放下酒碗,其中一人便要起身。
說書人道:“天廣地闊,英材輩出。茅山派有凌霄子,宗聖宮有痴雲子,鴻臚寺有長孫少卿,天策府更有李驚堂,都是些百年難得一見的英豪人物。然而,紫閣山這人卻並不比他們差。依小老兒看來,說不定還更勝三分。若要當真拿人與他比較,怕是隻有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玉清傳人。”
一聽玉清傳人,眾人神色大驚。玉清出劍仙,一劍驚天下,那可是流傳了江湖數百年。但是,便如說書人所說,玉清傳人神龍見首不見尾,天下人只知其威,不知其名。那紫閣山中人竟能與玉清傳人相比,自然更勝紫閣七子。
小女郎驚道:“竟有這般厲害,為何往日卻未曾聽說呢?想來,那人定是個老爺爺,是紫閣七子得師傅。”
說書人笑道:“這人並不是紫閣七子師傅,而是紫閣派得大師兄。若說年紀,嗯,倒是比一舞劍氣動四方,威震四海又八荒的華陽子長上三四歲。”
聽得‘一舞劍氣動四方,威震海四海又八荒’,小女郎臉上一紅,繼而明眸一亮,奇道:“他若只比華陽子長上三四歲,那,那豈不是隻有十八九歲,怎能那般了得?”她心想,我十五歲,比我大三四歲,那自然便是十八九歲。
說書人笑道:“正是英雄少年。這人得名號,我不當說。只說這人如何了得。”
頓了一頓,等小女郎插話。哪知,這回小女郎不再插話,只是按著腰上的劍,側耳聆聽,想來已是好奇之極。說書人便道:“乖孫女,替爺爺打碗酒來。”
待小孫女打了酒,說書人悶了一口,笑道:“四年前,天下並無紫閣派,只有荒山一座,野殿一群。這人出嶺南,入長安,會盡四方英豪,立道紫閣山。”
喜歡唐都天行錄請大家收藏:()唐都天行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