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師傅。”
凌盛心神一振,說道:“道友且問。”
沉央笑道:“敢問道友,天地之初,何人傳道?”
這話一出,長孫熙月險些沒禁住噗嗤一下笑出來,她挑眉看去,卻只看得沉央背影。一年來,小道士修為大有漲進,個頭也是猛增不少,他挺身站於人前,身形頎長,道袍飄飄,隱隱然已有得大家風範。
凌盛不敢大意,想了一想,說道:“天地混沌如一,盤古繼雞子,斧開天地,始知有道。道有萬千,萬物各得其一,各修其道,各行其道。待得上古之時,三洞尊神揚大道於天地之間,統萬物而納眾生,是為道門至尊。”
“道友說得正是。”
待凌盛一口氣說完,沉央道:“紫閣山之道,便在其中,只取其一。道生天地,天下地上,三橫兩豎,是為正,合為一,沉央只取其一。”
“取得是哪個‘一’?”凌盛追問。
沉央長吸一口氣,暗覺一字貫胸,堵得人只想放聲長嘯,強按心神,朗聲說道:
“若問是哪個一,當是天地之一。常言道,真人坦蕩蕩,小人常悽悽。沉央卻覺此話不盡其然,只道其一,不道其二。試想,道生無常,因無常而變化,人誰恆常?是以,有法而無道,不可為真人,有道而無法,也不可為真人。真人者,秉懷持正方能做到通體如一。”
“小娃兒見識了得,你這個正,又當何解?”青陽真人道。
“真人過獎。”
沉央笑道:“沉央自小便隨著師傅修道,師傅時常教導沉央,人活一世,匆匆百年,好男兒當懷丈夫意,行俠氣事,如此當為人中仙。又說,天地大公,孕育眾生萬物,這是天地之情,眾生萬物有感而行道,這是天地大義。天與地,情與義合而為一,便是浩然正氣。沉央以為,人行仙事即為仙,人行妖事即為妖……”
“哈哈哈,甚麼道,說得天花亂墜,終究是個妖道!”
沉央話還沒說完,青陽真人冷冷一哼,也要說話,突聽一陣大笑聲。
笑聲由殿外而傳,眾人大吃一驚,紛紛扭頭回望。石頭也扭頭看去,只見一群人快步走來。
當先一人,披頭散髮,穿著一身寬大道袍,走起路來,大袖飄飄,看上去仙氣滿懷,嘴裡卻極是惡毒,那笑聲正是他所發。
沉央看得來人,眉頭一皺。
來人旁若無人,擠開人群走去,待到殿下,笑道:“小沉央,師叔來遲一步,還好趕上了。”
“師叔?莫非他也是紫閣山中人?”
“你傻了麼,他若是紫閣山中人,怎會說那小道士是妖道?”
“說得也是,那定是仇人。”
“此仇還不小,開山大典上說人是妖道,那定是要不死不休了。”
“哈哈,又有好戲看咯。”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議論轟轟。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時,來人自尋了一處地方,隨意一坐,笑道:“小沉央,如今你要開山立派了,可還記得你徐師叔?”
喜歡唐都天行錄請大家收藏:()唐都天行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