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樓仙宴將至,恰逢二月十五又是太清聖人壽辰,長安城內熱鬧非凡。一百零八坊裡到處都是笑語歡聲,大街小巷上盡在議論這場盛世仙宴。
雖說這瓊樓仙宴將在皇城內太極宮舉辦,尋常人家看不得,但是皇帝陛下心懷天下,貴妃娘娘母儀四方,這等盛景自是要雨露均霑,方才顯出大唐氣度。
是故,長安城內早已起得棟棟樓臺,臺上置有歌舞,或演秦王破陣舞,或唱霓裳羽衣曲,更有那妖嬈胡姬提著裙襬,悄然一笑,身子急璇,當臺便是一場胡璇舞。
正是,琵琶逢胡璇,古箏遇古琴,好生一派太平盛世。
大唐風華冠絕宇內,長安人氣度也是不同,家家戶戶,男女老幼盡皆盛妝而出,男子必是墨冠圓領袍,腰上懸劍,女子額上貼紅妝,一手捏著小團扇,一手提著襦裙襬,露著胸口一抹雪白。便是那些三歲小兒也是衣著光鮮,不是提著燈籠便是舉著糖葫蘆,嘻嘻哈哈,四下奔走。
盈兒狠狠咬了一口糖葫蘆,氣怵怵地,無它,方才便有一位妙齡女郎從她們身旁經過,許是那女郎見沉央生得好看,捏著小團扇遮著半張臉,朝著沉央媚了一眼。這一眼,沒把沉央迷惑,倒把小丫頭氣得不行。
“姑爺,這些女子好不知羞,哪有那般穿衣服得?”
盈兒又咬了一口糖葫蘆,盯著不遠處一名女子看,那女子穿著齊胸襦裙,胸口拉得頗低,兩團白玉呼之欲出,但卻不覺下媚,反倒顯得端莊華貴。小丫頭自幼便隨著薛穎真,薛穎真不喜襦裙,喜著裙裾深衣,是以盈兒看不慣。
沉央微微一笑:“大唐女兒愛美,心若無邪,眼即無邪。”
“無邪便不穿衣服麼?呸,凍死她們。”
沉央無邪,眼中只見美,不見其他,小丫頭則不然。此時正當二月半,春風乍暖還寒,她心想,把你們通通凍住,看你們還美不美。
二人再來長安,自是為參加皇帝舉辦得瓊樓仙宴。至於其他人等,剛一入城,李瑁便告辭離去,說是仙宴那日再見。
莫步白則往監典司而去,他身負重任,要去召集一干小乞丐,盈兒與他兩百兩銀子,命他去購置各式必備物什,如若少了一樣,或是姑爺覺得不好,便要他好看。
白靜虛則會晚來一步,倒不是盈兒留他看守山門,而是命他牽著白猿去凌波峰。去了凌波峰要被吊起來打,白猿自是不願,盈兒又哄又嚇,它才乖乖聽話。
看了一會戲,吃了兩根糖葫蘆,街上行人越來越多,盈兒突然想起那畫臉譜得小和尚,便扯著沉央直奔臉譜攤兒而去。
來到地方,卻不見那攤兒,更不見小和尚。二人便欲去長孫府,皇城不是想進便進的,這次瓊樓仙宴由鴻臚寺主禮,要入皇城,見那貴妃娘娘,還得長孫熙月幫忙。
二人正欲走,突聽一陣馬蹄聲,回頭一看,便見一群人浩浩蕩蕩行來,人人頂盔貫甲,揹負長弓,人如兇獸馬如龍。
這群騎士騎術極佳,便是在人群穿行,也不衝撞一人一物。騎士群中有輛馬車,車簾緊閉,也不知是何人。
馬車旁邊行著二人,俱騎駿馬,一人約模二十上下,麵皮臘黃,穿著打扮頗是貴氣,顯是一位公子郎君。另一人卻是個小男孩,十來歲年紀,面相憨厚,雙眼無神,一邊吸著鼻涕,一邊東看看西瞅瞅。
沉央見這小男孩略是面熟,便多看了幾眼。
這時,忽聽旁邊一人道:“這又是那位節度使進京?”
“還能是那位,有得這般驍將勇卒護衛,必是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安大人無疑。”另一人笑道。
先前那人冷笑道:“休得欺我不知,安祿山安大人年前便進了京,怎會現下又進?依我看來,多半是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老將軍進京,再不然便是安西都護府高仙芝高大人。”
另一人看了先前那人一眼,笑道:“這位兄臺,瞧你這模樣必是外地人,不知從哪來?”這人穿著打扮頗是不俗,極顯富態,看樣子倒有些像個官家子弟。
先前那人渾身風塵樸樸,愣了一愣,笑道:“不錯,某來自隴右。”
“你來自隴右,那你可知石城堡之戰?”官家子弟大吃一驚。
先前那人傲然笑道:“身為隴右人,豈不知石城堡之戰?是戰,哥舒老將軍畢其功於一役,為我大唐開疆僻土三千二百里,名揚四海,威震八荒!”
“北斗七星高,將軍夜帶刀。哥舒老將軍威武!”
這話說得極是大聲,周遭眾人聽了,都翹著大拇指稱讚。
官家子弟笑道:“哥舒翰老將軍自是威武,安大人卻也不差。”
“不差?終日跳得胡璇舞,養得一身肥肉,不見片功尺績,卻是三鎮節度使,自是不差。”人群中一人冷冷說道。
官家子弟嘿嘿一笑,只作不聽不見,對先前那人道:“這位兄臺,你遠道而來,可莫聽人胡說。安大人一派忠心,天日可表。不過,你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錯,安大人的確是年前便進了京,但卻遭人構陷,說安大人屯兵自重,暗存反志,必將不利於我大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誰?誰構陷安大人?”眾人問道。
官家子弟道:“那人位高權重,我不敢說。”
“位高權重?若說當今天下,位高權重令人敬畏,唯有國舅老爺與宰相老爺。安大人是宰相老爺一手提拔,宰相老爺自是不會與他為難。那便是……哈哈……”人群中有人笑道。
官家子弟聽了,微微一笑:“天下人看天下事,是非自有公論。安大人自打入京之後,便在皇帝陛下與貴妃娘娘面前盡孝心。然而,良將置京,終是不妥。是以,安大人為大唐計,便將妻兒送來長安,以安天子之心。這不是忠心,又是甚麼?”
“原來如此啊。”眾人恍然大悟,都道安大人重國事,輕家眷,當真是大唐好男兒。即有人道:“安大人如此忠勇良將,大唐切不可寒了他心。”
官家子弟笑道:“你能想到,天子豈能想不到?放心,天子已然善待安大人妻兒,封安大人之妻為誥命夫人,更令其子慶緒入鴻臚寺,為鴻臚寺少卿。便是那幼子慶恩,天子也已安置妥當,即日便會拜入宗聖宮,為羅公遠羅真人關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