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首個“百戶千畝”香菇養殖基地終於要在東凡鄉開奠基大會了。
其實在這之前養殖香菇的大棚已經建成了若幹,也已經有養殖人員在裡面幹活了,今天這個奠基儀式,就是一個宣傳和宣告,是一個形式。
按照原定計劃,縣委書記嚴守一、縣長易本初和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以及各鄉鎮主要領導和班子成員都來參加奠基儀式。
百戶千畝這個叫法來自於易本初之口,按照易本初本來的設想,是要在全縣每個鄉鎮都要建成一個規模不下千畝的香菇養殖基地的,這叫遍地開花,但是出於種種的因素考慮,最終確立了在東凡鄉先建一個基地作為“實驗田”。
馮喆作為宣傳部門的領導,也出席了這次活動。
天氣並不是很好,本來活動定於早上十點鐘開始的,不過接上級通知,嚴守一臨時要開一個電話會議,現在會議還沒有結束,主要領導不在,所以時間上就推遲了。
香菇基地傍山而建,佔地其實沒有千畝,因為三面環山,面南有一個山凹也是出口,形狀像是喇叭,本地人稱呼這裡為喇叭口,外鄉鎮來參加會議的人卻說這裡像是布袋,要是在古代打仗,如果敵人被伏擊在這裡,絕對會被包了餃子,準準的就是有死無生。
在現場幾千名群眾中,被組織負責給與會的領導人和各鄉鎮幹部獻花與負責歡呼的東凡鄉中心小學幾百名要少先隊員因為穿的統一是白襯衣藍褲子很單薄,很多學生被風吹的受不了,臉上塗抹的胭脂水粉起不到光鮮的作用,反倒是讓這些原本生龍活虎的孩子們一個個看起來就像要下地獄油鍋的小鬼一樣悽悽慘慘,但是看帶隊老師的臉色卻不敢大聲喧嘩,而被叫來湊熱鬧的村民也失去了耐心,罵罵咧咧的找各村民小組的組長要說好的中午管飯的飯錢,組長們一個個歪脖子瞪眼的說這不會還沒開始哪有不幹活就管飯的懂不懂什麼叫誠信?村民吼叫道說好的是午飯午飯這會過了十二點不叫吃午飯那到時候就是午飯晚飯加在一起要管兩頓飯要是耍賴就擋住縣長的車將車軲轆給卸掉賣了換錢。
會場中安靜的,也只有政府的工作人員了。
馮喆在主席臺後面臨時搭建的其中之一個大棚裡坐著,聽著工作人員說嚴書記很快就到了,就讓去給易本初和縣裡其他領導彙報。
這個香菇養殖基地最初的選址並不在東凡鄉,李凱旋作為養殖香菇的倡導者,他是非常想讓這個基地落戶於半間房的,但是他過去所在的朱陽關鎮鬧了意見,說養殖香菇在梅山起源於朱陽關,朱陽關的技術最成熟,這樣改弦易轍,實在沒有道理,緊接著其他的鄉鎮也反對了起來,都說縣裡要將一碗水端平,不能只管一個地方先發展,自己這裡也不是後娘養的,於是吵吵鬧鬧的不可收拾,最終決定抓鬮,反正指標只有一個,哪個鄉鎮抓住了,就算佔了先機,而魏浩倫手氣好,所以有了今天的這一幕。
原先常委會上說的是要將梅山建成五陵乃至全省最大的香菇基地的,如今卻偏安一隅,龜縮在這個山溝溝裡,雷聲大雨點小,主要原因,還是資金不到位。
馮喆是為縣裡“爭取”到了五百萬的,但是那些錢到了縣裡之後,具體怎麼一個情況馮喆不知情,他也不想了了,搞來搞去的,現如今投入的錢還不到五十萬。
細眼將這個山坳裡的建築打量一遍,土地是東凡鄉規劃的閑置地,大棚的牆是泥土夯的,泥土不要錢就地取材,大棚上覆蓋的塑膠薄膜和遮陽網總共不超五萬是不是賒賬賒來的不瞭解內情的人是說不清的),作為棚頂梁體的竹竿子是從東凡鄉後山砍伐的,培育香菇的原材料是從朱陽關鎮“支援”來的,那麼唯一不明確的要出的就是工人的工錢,至於幾十個工人的工錢是多少,誰心裡都有一本賬。
五百萬?這裡恐怕連五十萬都投入不了。
但這些,不是馮喆所能管也不是他願意管的。
十三點十分,嚴守一的車子終於從山坳外面駛了進來,已經喧鬧起來的人在安撫之下終於有了片刻的安寧,各鄉鎮參加奠基儀式的人員和群眾以及少先隊員們在指揮之下都成半圓形將養殖香菇的大棚和會場領導的主席臺給圍了起來,在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東凡鄉書記魏浩倫昂首闊步的拿著演講稿到了主席臺上,很細致的介紹和熱烈的歡迎了蒞臨會議的縣裡領導和兄弟鄉鎮同志之後,熱情洋溢的謳歌了縣委縣政府大力發展香菇養殖事業對於縣績民生的偉大意義。
這一切,都被縣電視臺的記者給記錄了下來。
魏浩倫致辭結束,嚴守一做了簡短的講說,然後是易本初。
易本初在主席臺上沒說幾句,忽然下面大棚的棚頂土牆上冒出了一個人,這人手裡拿著一個電子擴音器,對著主席臺的方向大聲的喊叫著。
這人喊話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距離主席臺比較遠,而和與會的群眾相處較近,加上有風,風向朝著主席臺那邊刮,所以人人都不大聽得到易本初的話,反而將這個男子的聲音斷斷續續的聽了個大致。
“……易本初……黑社會的保護傘……劉二春……喪盡天良……姦淫婦女,為非作歹,衣冠禽獸……”
場面頓時混亂了起來,馮喆起身從主席臺上下去要人將攝像機只管對準了易本初以及主席臺,不予許拍攝其他場景,這時負責現場安全的巡警隊以及東凡鄉派出所的民警已經沖了前去,那個拿著擴音器的男子這時做了一個讓馮喆意想不到的舉動,他從腳下抓起了一沓像是印刷品之類的紙張,猛地朝著天空揮擲了上去。
這人在撒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