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術是採取骨髓液的一種常用診斷技術,其檢查內容包括細胞學、原蟲和細菌學等幾個方面。
適用於各種血液病的診斷、鑑別診斷及治療隨訪。
並且可用於診斷不明原因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數量增多或減少及形態學異常。
也可以用於不明原因發熱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還可做骨髓培養,骨髓塗片找寄生蟲等。
但是一聽“骨髓”這兩個字。
別說是患者了,就連其他科室的醫生,都會覺得後脖頸子一涼。
“這……”鄭毅臉上也閃過了一抹顧慮:
“損傷是不是有點大啊。”
“而且這老爺子的血小板有點低,骨髓穿刺能止住血嗎……”
“鄭大夫啊。”宋主任笑了:“你這是關心則亂啊。”
宋主任為人很是溫和,對於鄭毅的詢問也完全沒有懊惱,而是耐心地解釋了一番。
在宋主任的解釋下,鄭毅也對骨髓穿刺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
很多患者,甚至是其他科室的醫生。
一聽“骨髓穿刺”這四個字就被嚇得夠嗆,甚至覺得自己被穿這麼一下,是不是整個人都要廢了。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骨髓是人體再生能力很強的組織,在被抽取了部分之後,很快就會再次生成。
新聞上平時也有很多捐獻骨髓的報道。
而且穿刺所取出的骨髓數量相對於人體總量來說,那是微乎其微的。
理論上,這個操作對健康是沒有太大影響的。
而且,很多人懼怕這個操作的原因。
是在於很多人都會腦補骨髓穿刺的過程,是拿著一根大長針對著自己的脊髓來上一下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不一下子就癱了?
但這同樣也是一種誤解。
骨髓穿刺的過程其實簡單。
就是用一根細針刺入人體扁骨,通常是髂骨或胸骨的骨髓腔中,吸取少量骨髓液進行相關檢查。
成年人,最常用的地方,就是髂骨。
通俗點說,就是屁股蛋子的那個大骨頭。
將取出的骨髓液通常塗在玻璃片上,乾燥後進行染色,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密度、比例等情況瞭解患者的造血功能。
骨髓穿刺雖為有創性檢查,但因操作簡單、骨髓液抽取少、病人痛苦小,故對機體無大的損害,不需要特殊護理,基本上觀察一會兒,就可以下地正常行走了。
聽完了宋主任的解釋,鄭毅的臉上漸漸劃過了一抹了然。
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在徵得了鄭毅他們的同意之後,宋主任就拿著東西來到了患者的床邊。
宋主任和老爺子的兒子溝通了之後,兩人一聽骨髓穿刺,也是嚇了一跳。
不過在宋主任的耐心解釋下,兩人最後還是同意了進行骨髓穿刺。
“那我要開始了。”和老爺子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之後,宋主任將帶過來的骨髓穿刺包開啟。
這個時候,一直在旁邊鬼鬼祟祟的歐博特,悄悄地來到了宋主任身旁。
“怎麼了?”宋主任之前也沒見過歐博特,被這個大黑小子給嚇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