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孫氏手術的步驟,那這時候就到了進入到深低溫停迴圈放支架的步驟了。
放完支架之後,再降人工血管遠端和支架近端進行縫合。
縫合之後,將人工血管上對應頭臂血管的三個分支,和頭臂血管連線。
這樣就完成了孫氏手術。
那麼,如果要把人工血管當做錨定區的話。
直接將人工血管遠端吻合在降主動脈起始部,然後將人工血管的三個分支和頭臂血管進行連線後,再進行介入放置架呢?
可不可行?
思忖再三,鄭毅還是搖了搖頭。
這樣不行。
因為只要涉及到吻合降主動脈,進行降主動脈切開的操作,就需要深低溫停迴圈。
自己要介入放支架的原因,就是因為82歲的老人耐受不了停迴圈的打擊。
況且,自己這麼做了的話,這手術做的和做一個普通的孫氏手術有什麼區別?
“主動脈弓是動不得的。”鄭毅看著紙上的圖片,喃喃自語:
“既然主動脈弓不能動……”
“那麼如果換一個思路呢。”
那麼頭臂血管能不能動?
如果在升主動脈根部縫合完畢後,把四分支人工血管遠端吻合口位於無名動脈開口附近位置,做一個升主動脈置換的樣子。
然後,自己在利用這根四分支人工血管,直接用那三個分支血管連線到頭臂血管上呢?
相當於變相地將頭臂血管的起始部從主動脈弓轉移到了升主動脈上。
這樣就鋪成了一條路。
然後把支架順進去,跨過主動脈弓,讓支架的近端到達升主動脈遠端。
這樣,就可以放支架了。
利用四分支人工血管的遠端作為錨定區,用第一個支架固定住,整個支架跨過主動脈弓來到降主動脈就可以了。
“這樣看起來可行。”鄭毅嘟囔了一聲,可是還是感覺哪裡不太對勁。
“不對,還不行。”
忽然,鄭毅又想到了一個問題。
主動脈支架,好像最長的,也只有20公分左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按照這個長度,即便選用最長的支架,從升主動脈遠端開始放,支架跨過了主動脈弓,到達了降主動脈起始部可能也就到頭了。
支架的固有長度,使得它根本就沒有辦法達到老爺子真腔狹窄的那個位置。
“怎麼辦好呢,好不容易想到了一個方法……”剛剛想到的方法又被自己給否決了,鄭毅有些苦惱地把玩著手裡的圓珠筆。
痛苦地揉著腦袋,鄭毅在苦苦地思索之下,不由得有一點煩躁。
可憐的圓珠筆在鄭毅的手裡,被他不斷地扭開,拆卸,最後又被重新組合上。
在這支圓珠筆不知道被拆卸了多少遍之後,鄭毅手上的動作突然一停,眼睛直勾勾地盯上了手裡的圓珠筆。
“圓珠筆的兩部分是這麼扭上的。”鄭毅輕輕地把手裡的圓珠筆扭開,然後看了看,又重新扭了回去。
“圓珠筆扭上的時候,上下兩半截筆身,會有一部分重疊的地方,那就是螺紋的所在。”鄭毅輕輕自語,好像想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