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見鄭毅還在聚精會神地思考,劉宏貼心地伸手幫鄭毅關上了診室的門。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對啊,我剛剛怎麼沒有想到呢?”鄭毅不停唸叨著劉宏剛剛說的話,只覺得一條有一條的線索仿若奔跑的電影膠片一樣,在腦子裡不斷閃過。
老爺子的整個主動脈全都是夾層,主動脈弓也不例外。
現在老爺子不能用介入方式放支架的原因,就在於沒有錨定區。
因為這位老爺子需要開胸至少做升主動脈置換。
那麼可不可以在開胸的同時,用一些特殊的方式,將錨定區重建出來。
也就是俗稱的錨定區拓展。
傳統的錨定區拓展包括把三根頭臂血管位置進行移動,讓出一定的空間來提供錨定區。
“不行。”鄭毅搖了搖頭,先否決了這個想法。
即便移動了頭臂血管,老爺子主動脈的夾層還是存在,也依然沒有錨定區。
這並不是頭臂血管位置的問題。
“等一下。”鄭毅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象鼻手術的患者,也是存在主動脈弓夾層的。
那麼象鼻手術的支架又是怎麼固定的?
“那個支架,是透過縫在人工血管遠端進行固定的。”鄭毅繼續自語。
“再等一下。”鄭毅好像突然明白,突破口到底在哪裡了。
“對啊。”鄭毅一拍腦門:“可以用人工血管當做錨定區啊!”
鄭毅飛快地提起筆,再次在紙上畫了起來。
一個手術方式在鄭毅的腦海裡不斷地構思、預演。
逐漸形成了一個手術方案的輪廓。
首先,是人工血管的選擇。
可以選擇四分支人工血管。
四分支血管,就是之前象鼻手術用的人工血管。
這個血管上有三個小分支,可以用來做頭臂血管吻合。
至於第四個分支,指的就是人工血管的主幹。
如果單純做升主動脈置換,只需要把三個小分支連線的那一部分給剪掉,變成一個直筒狀的血管就行了。
這樣無論自己做什麼操作,都可以遊刃有餘。
然後是手術步驟。
先開胸,建立體外迴圈,這都不用說的了。
開胸之後,找到主動脈弓的位置。再順著主動脈弓,找到其上的三根頭臂血管:無名動脈、左頸總動脈、左鎖骨下動脈。
確認這三根血管無誤,將這三根頭臂血管周圍的軟組織都儘可能遊離出來,讓它們能夠顯示清晰,方便進一步操作。
然後探查患者的升主動脈,根據患者的升主動脈情況,用四分支人工血管進行升主動脈置換。
並且根據患者主動脈瓣的情況,決定是不是同時處理主動脈瓣。
到這裡就是普通的升主動脈置換手術,再加上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的步驟。
這一段步驟自己是無法更改的。
接下來。
鄭毅的腦海中不斷回想著手術的過程和方式,手上的筆也壓根就沒有停下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