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慢走。”呂丈一邊收拾著桌子,一邊望了幾眼楊彥全背影,不免搖頭惋惜。
這驛公窮苦出身確有禮節,不貪不欺,只個好公人,只可惜是個……瘸子。
正是瘸子,要不是修牆砸斷了左腿,只怕驛公也輪不到楊彥全來當。
朝陽升,楊彥全一瘸一拐的走在大道中央,與左右住戶,商客親切打著招呼。
許是習慣了,也無自卑。
直街向北,打頭第一家就是驛館,上下兩層,有房宿十一間,招待有一廳一廚,後院有馬廄,寄養著五六匹官馬。
“驛公來了。”
驛中接待是一位老漢,姓劉,廂軍出身,也是個傷殘戶,自言打過幾場大仗,折了一條胳膊。
“嗯,可有信件?”
驛館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傳信,楊彥全每日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問信,別看是小小的一張紙,延誤了大事可是要掉腦袋的。
“有襄陽府來的公文,要遞光化縣衙。”光化軍是府縣同治,一城兩套班底,遞府衙和遞縣衙區別可大了去了。
“上一驛走的是什麼?”楊彥全撣了撣身上土塵,順帶整理冠袍。
“步遞。”
驛內一般分三種遞法,最慢的是步遞,一般都是州縣公文一類,中等的是馬遞,多數是財斌件、稅收件等,快的話要急腳遞,全是戰報、催糧、民反等軍國大事。
“那就讓胡三哥走一趟吧。”
楊彥全行驛長之職,手下有接待一位,遞夫六人,胡三就是遞夫之一,也叫鋪兵。
“瞭然,驛公,有一事不知當不當講。”老漢表情十分糾結,不知該如何開口。
“劉頭,有什麼事但講無妨,某的為人你還不清楚嗎?”
楊彥全也不是自誇,在呂驛名聲尚可,雖不說百姓擁戴,但也是上下和睦,時有仗義疏財之舉。
“老朽年邁,今歲來身子骨越發不堪,迎來送往略感乏力,怕誤了驛公的差事,故而老朽想薦孫兒六郎來應接待一職,不知驛公可否行個方便?”吏分三等,在本朝之前哪怕是州縣吏員也無公俸,如今家國日興,官吏改制,吏、公二等都有了官祿,驛館接待也在公人之列。
“此事好說,不過還需四郎去一趟縣衙,落了身世文書,若無差錯,某自可推薦。”
書目公差與驛館接待在官面上是同級,楊彥全無任免之權,只有推薦的資格,不過只要是同驛的書目公差推薦,縣衙也不會干預,基本上算是可成。
“驛公大恩小老兒永記於心,望驛公晚間去寒舍一聚,小老兒另有報答。”
“哈哈哈,劉丈客氣,客氣了。”
楊彥全這份推薦信可不是白寫的,幾句推崇的話可下不來,要拿真金白銀換。
喜歡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請大家收藏:()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