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紅梅 陳大人好雅興。
他把當時心頭輕微的觸動歸結於對劉雨薇的虧欠, 這些日子補品不要命地往後殿送,連王薔那裡都去的少了。
陳恕敏銳地察覺到太子對太子妃的態度轉變,垂眸道:“娘娘受驚, 許是心中惴惴難安,不若陛下請人為娘娘以食養身,也能使娘娘身心俱悅。”
太子若有所思, 點頭道:“嗯……你說的不錯,聽太醫說她最近的確不太吃得下, 我這就讓人去宮裡走一趟。”
不過他也不笨, 並沒有讓人去請示中宮, 而是直接去禦膳房要了兩個禦廚。
聊完了私事,太子還有正事要做, 最近皇帝有心讓他幫忙處理朝政, 一些無關緊要的摺子都交由了太子處置,除此之外, 每日還會給他佈置了一篇功課。
昨日是要他對照著當初潮州知府的一篇治河詳略, 做一篇文章。
太子正為此頭疼,前朝皇帝為了修建運河,勞民傷身, 百姓們厭惡其窮奢極欲, 最終聚眾反叛, 雖然叛民最終被鎮壓, 但明熙帝當初重新啟動運河修建工程時, 朝中還是有不少臣子反對的。
當時的潮州知府就上了一篇摺子,道修建運河會導致原本的河流改道,危及周圍的村落。
“陳大人,你說父皇是什麼意思?這運河已經建成, 把當年的事拿出來說什麼?”太子蹙眉不解道。
詹事府中能伺候他讀書的官員有許多,但陳恕是他最為看重的一個。不僅僅是因為明熙帝對陳恕的重視,更多的是陳恕本人細心嚴謹,做事條理分明,又性格沉穩,他有什麼煩心事,他總能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議。
以至於這段日子父皇都對他和顏悅色許多。
陳恕接過那摺子,細細看了半晌,沉聲道:“殿下,陛下應當只是想聽聽您的見解,不過運河之事,臣不太瞭解。”
太子有些遺憾,心裡想著朝中哪些大臣參與了當年的運河修建,已故的工部尚書胡善泓是一個,但這人已經死了,放眼看去,他熟悉的人中,就是外公王首輔和顏大人知曉的比較清楚了。
但王首輔最近對他比較嚴格,且身體不太好,這點小事,還是不要去打擾他老人家了。
太子心裡有了計較,語氣鬆快道:“既然如此,孤改日去請教顏大人。”
陳恕附和道:“顏大人見多識廣,應能為陛下分憂解難。”
他垂下的眼眸中閃過一絲笑意,他正在想該如何分裂顏之介和王啟恆,機會就送上了門。
他隱約記得,當初王首輔支援增加賦稅,全力修建運河,但顏之介卻主張先讓百姓休養生息,以十年為期限,緩慢完成。
明熙帝最終選擇了折中的辦法,昭告天下,要求各地大量徵集壯丁,賦稅沒有更改,但要在七年內竣工。雖然因此還是讓許多百姓失了性命,但對比王首輔的辦法,還是仁慈了許多。
顏之介恐怕就是從那時起有了異心。
從東宮出來,陳恕穿過甬道,看見有一處宮室中的紅梅開的豔麗,枝丫斜倚在牆頭,駐足欣賞了片刻,心道等過兩日休沐,也同姜貞去曲水池放鬆一回。
正抬腳要走,忽的有人叫住了他。
陳恕轉身,寂靜無人的甬道裡,一個挺拔瀟灑的錦衣男子靠在宮牆上,把玩著腰間的小金弓,玩世不恭地看著他。
小郡王怎麼在這裡?
陳恕心中不解,規矩地朝他行了一禮。
謝沅拂落肩上的積雪,徐步走向他,也望向牆角的那枝紅梅,與陳恕單純的欣賞不同,謝沅一個飛身,直接摘了一朵紅梅捏在指間。
“陳大人好雅興,看來在東宮過得不錯?”謝沅語帶笑意。
那朵紅梅襯得他的手指冷玉般的白,陳恕平靜地道:“殿下仁厚,微臣才能得閑觀賞春花秋月。”
謝沅一時語塞,他對陳恕這種說話文縐縐的人最是無奈,撇嘴道:“罷了,不與你繞彎子。”
他掀眼看著陳恕,“陳大人,有興趣同我合作嗎?”
陳恕輕笑了一聲,“臣不明白小郡王的意思?”
謝沅眼裡帶著毫不掩飾的野心,“你真不懂嗎?陳恕,我想要那個位置,還望你能幫我。”
陳恕一時沉默。他與謝沅,完全算不上相熟,謝沅竟然敢直接對她說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話。
也許是猜到了陳恕心中所想,謝沅輕聲笑了,帶著不屑地道:“陳大人不必困惑,那位德不配位,我為何不能取而代之?”。
其實陳恕也並非完全沒有察覺謝沅的野心,不說他,就連明熙帝恐怕也知道,所以皇帝寵愛謝沅,卻從不會讓謝沅接觸朝政。
他也的確比太子更有能力,但可惜的是身份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