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北的團隊中又多了一個尋音, 湊成四人組。張小北的小夥伴中唯獨少了一個趙清河。大家倒是也想邀請趙清河一同去,但趙清河覺得不妥。
張小北他們四人去都是有目的的, 張小北要去參加鄉試,趙清海保駕護航再加順便做生意,世虎要出去見世面找出路,尋音前去尋親。
而趙清河,今年剛過院試, 不可能去參加鄉試。若說遊學, 家境又不允許。畢竟這一年來, 他為了專心讀書, 幾乎什麼都沒做,家裡生計大半都靠小枝撐著, 他如何能忍心再去遊學?往後讀書考試還要花錢,還有欠大哥的錢也要還, 他得好好謀劃以後的生計了。
最終, 趙清河輾轉打聽到,縣城縣學附近有一家挺大的私塾,因先生忙不過來,要再招一名先生, 每月一兩銀子, 還管吃住, 過年過節還有節禮。趙清河便去試了試,東家對他頗為滿意。畢竟他有秀才之名,學問也算紮實, 而且又通人情世故。趙清河也可以一邊教書一邊用功讀書,隔三差五的還能去縣學,每月回三回家。
眾人見趙清河不去,雖然倍覺遺憾,但也頗為理解。
張小北開始收拾行李,跟同窗朋友告別。
孫長青聽到他要離開,也有些淡淡的不捨之意。張小北問他何時動身,他說大概七月動身,有家人陪送。兩人說了幾句話,約好省城再會。
張小北要去府城,胡氏也忙著準備東西各種幹糧吃食,張小北只帶了些一些路上吃的幹糧,其他的都留下了,畢竟這種天氣,東西放不住,壞了扔了怪可惜的。反正府城什麼都有,到那邊再買就是了。
張小北在為行程做準備,楊尋音和趙清河他們也是一樣。
楊尋音十分不捨楊奶奶,她再三囑咐:“奶奶,我走之後,你要小心些,有什麼重活,就讓猴子他們幫忙幹,海哥都提前說好了。”
楊奶奶點點頭,她拉著尋音的手,說道:“尋音,你路上要小心些。若是找著你爹孃,你就讓清海他們給我捎個信報個平安,找不著,你就還回來,咱奶倆一起過,你就把這兒當個家。”
楊尋音聽著聽著,眼圈不由得紅了。
楊奶奶拍著她的手說道:“好啦,別哭別哭,都不準哭。”
“還有,我看你小北挺配的,這次你們一起府城也是個機會,以後別那麼傻了。”
楊尋音想起張小北,先是心中湧起一股暖意,可是再考慮到現實差距,心頭不由得澀澀的。她比他大幾歲不說,又是個一無所有的孤女,幸虧楊奶奶收留才有個容身之地,而張小北現在已經是秀才,鄉試之後說不定就是舉人,以後前途不可限量,她哪裡配得上他?
楊奶奶似乎看出了尋音的心思,她笑著說道:“我看小北這孩子心性善良,醇厚。似乎也沒有要攀高親的意思,你們倆還是有希望的。”
楊尋音低頭說道:“他即使要攀門好親事,我覺得也是應當的,畢竟,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而且就算他有意,他父母也不一定願意呀。”
楊奶奶說道:“你先去找你的父母吧。你和小北,就順其自然吧,一切看天意。”
楊尋音重重點頭。
楊尋音跟楊奶奶說完話,又去新房客那兒打了個招呼。
自雲秀兒和她的乳母離開後,楊奶奶又招了一對母女當房客,彼此之間也能有個照應。做完這一切,她便去了潘家食肆等張小北和趙清海他們。
趙清海少不得在家跟媳婦膩歪、告別,跟岳父岳母告別,還要哄小姨子張小多。張小多平日裡就最親近趙清海和張小北,這次聽說兩人都要走,急得大哭起來,非要跟著一起去。家裡人哪能讓她跟著,趙清海沒法,只得趁她早晨還沒睡醒,偷偷溜了。
而趙清河知道哥哥要走,則去找東家提前預支了二十兩銀子還給哥哥。
趙清海沒想到他這麼快就還錢,趕緊說道:“我手裡還有錢,你提前預支了這麼多,以後怎麼辦?”
趙清河說道:“私塾管吃住,花不了什麼錢,而且我可以抄書賺點零花錢,夠用了。窮家富路,你就多帶點錢吧。”
趙清海便也收下了,接下來幾天,他就拿著本錢,去縣裡買了些土産,準備到省城賣。
大家收拾停當,一齊聚在張小北家中,由張耀祖駕著牛車送他們到縣城。胡氏不捨得,也跟著一起去了。
一行人到了潘家食肆,潘雲博將他們迎到後院招待。張小草抱著小盼盼,出來跟大家說話。大家都爭著抱盼盼,不過,小家夥正是愛睡的時候,剛出來一會兒又睡著了。
尋音也在潘家食肆,聽到人都到了,也趕緊出來。
張耀祖和胡氏有一段時日沒見到她了,一看到她,不由得都吃了一驚。
胡氏問道:“這、是黑妮?”
尋音上前笑著叫了聲嬸子,叔叔。
胡氏上上下下打量了尋音一眼,感慨道:“真是女大十八變,跟以前真不一樣了。”
胡氏是驚訝,張耀祖則是驚嚇。
他沒料到消失很久的黑妮就會在這兒出現。他用疑惑的目光看著老婆兒子閨女,她們都是一副早已知曉的模樣,敢情就他被蒙在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