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葉的攤子上不但有兩大桶的炒田螺,還有包子和一盆炒涼粉。這是張小北的娘贊助她,讓她來試水的。
張小北和王世虎主動為張小葉站崗,並招呼買賣。
兩人在這裡呆了一個多月,還是有不少熟人的,大家看見兩人站在小攤前招呼生意,自然有些奇怪,有些還竊竊私語起來。
張小葉也注意到了這個情況,她趕緊說道:“小北,世虎,你們回去吧,不用管我。”她頓了頓,又說道:“小北,若是有人問我是什麼人,你就說我是你的鄰居就行。”張小葉知道這個年紀的孩子是挺要面子的,小北又是秀才,她可不願意讓他活在別人的議論聲中。
張小北滿不在乎地說道:“姐,你怎麼能這麼說呢。你靠自己的雙手吃飯,不偷不搶的,怎麼就損了我的面子?我幹嘛說你是我鄰居,誰問起來我就實話實說。”
張小北說完,直接大大方方地問那群交頭接耳的同窗:“你們要不要嘗嘗我自家做的炒田螺和蒸包子,田螺從河裡現撈的,肉又鮮又嫩,而且不貴,兩文錢一大碗。”
王世虎看著張小北這樣,自己膽子也大了起來,小北這樣的秀才都不在乎,他有什麼好在乎的。於是,他招呼得比張小北更大聲。
那幫同學被弄得有些不好意思,其中一個就掏了兩文錢要了一碗,碗仍是用麥稭編的,裡面還鋪了一層洗幹淨的荷葉。
那位同窗一開買,其他人也躍躍欲試,大家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或是要了一份炒田螺,或是買一個包子,或是要一份炒涼粉。
有的講究些斯文,拿回去再吃,有的不怎麼講究,直接就吃了起來。
先嘗了的果然頻頻點頭,這包子和炒涼粉吃起來味道真不錯。包子餡裡還有肉渣,又鮮又香,涼粉又彈又滑,還入味,比飯堂好吃多了,價格不貴量還多。
這幫人回去以後,很快又湧上來一幫人,一擁而上,把張小葉擔子上的那點東西給搶完了。周圍的攤販看得直眼紅。
盡管生意很好,張小葉還是特意把給兩人各留了一份。
王世虎笑得見牙不見眼,“謝謝小葉姐姐,你的手藝老好了,跟小草姐姐有得一拼。”
張小葉笑道:“我哪能跟大姐比,對了,一會兒,我去潘家食肆看看她去。”
張小北說道:“我前幾天剛從那兒回來,今天就不去了。你知道路怎麼走嗎?”說著,他就跟張小葉如此這般地比劃一番。張小葉挑著空擔子走了。
張小北和王世虎依舊找了個風景好視野開闊的好地,坐下來起享受美食。
兩人正要開吃,就聽見一聲招呼:“王世虎,張小北,你們也在這兒呀?”
兩人抬頭一看,原來是王世虎的那幫同窗,他們肯定是聞味而來。
王世虎笑眯眯地跟張小北引薦:“這位是楊越,這位是小名叫猴子大名叫王同,這位小名叫竹竿,是你的本家,張松年。”
張小北:“……”這一聽都是綽號。
不過,名字取得都挺形象,這位胖子確實很豐滿,體型跟王世虎有一拼,那位猴子又長得精瘦,竹竿嘛,顧名思議,又高又瘦,跟只竹竿似的。
張小北跟大家一一打過招呼,便說道:“來來,大家坐下來一起吃吧。”那幫人稍稍客氣一下便坐下了。
很快地,這幫人便將兩人份的炒田螺和涼粉給瓜分幹淨了。
雖然損失了一部分食物,但張小北的收獲是不小的,他也算是交了幾個朋友。
從這以後,張小葉幾乎每天都來,賣包子炒涼粉煮雞蛋,還有炒田螺。每次生意都不錯。有幾天,張耀祖也來了,他趕著車來送張小葉,順便來看看張小北,給他送些吃的用的。
張小北問他家裡的情況,張耀祖只說一切都好,不用他掛念。
張耀祖幾次欲言又止,張小北心中起疑,趕緊詢問是不是還有別的事。張耀祖最後還是把他拉到一邊,悄聲說道:“那啥,最近村裡人在傳你和黑妮的閑話。”
張小北一臉驚訝:“傳我跟她的閑話?我們沒做什麼呀。”
張耀祖無奈地說道:“咱們兩家離得近,黑妮不往別家跑總愛往咱家跑,你現在又幫她尋了個活幹,他們可不就議論上了。”
張小北真是無言以對。
他說道:“爹,你別這管這些人。他們愛怎麼說就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