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眾位學子十分煎熬,有不少人吃不好睡不香, 輾轉反側, 唉聲嘆氣。就連一向樂觀心大的王世虎也是如此,老是在房間裡來轉來轉去, 轉得正在抄書的張小北直頭暈。
張小北只得叫停:“世虎, 你別轉了行不行?”
王世虎皺著鼻子說道:“可是不轉我難受呀。”
張小北說道:“你實在呆不下去就去外面幫清河的忙去。”
王世虎一想也是, 忙起來也許能讓人忘記焦慮, 於是他便去幫趙清河跑腿幹活。張小北終於得了兩天清靜。
發榜這日, 兩人早早地起床,滿懷期待又緊張的心情洗漱、吃飯,然後跟著客棧裡的其他學子們一起去縣衙。這次王世虎的爹終於及時趕來了,跟他們一起去看榜。
王四胖有身高優勢,很快就穿過擁擠的人群擠到了榜單前面。
王世虎緊張地搓著胖手喊道:“爹, 你快找找有沒有我們三個的名字。”
王四胖比兒子還急, 趕緊挨個從上往下找。
突然, 他那洪亮激動的聲音響了起來:“看到了,看到了。張小北!”
王世虎激動得跳了起來,趙清河也是一臉興奮,張小北雖然沒有兩人那麼誇張, 但內心也是相當激動的, 終於考過了。
王四胖接著往下看, 又看到了趙清河的名字。三個人又是一陣激動歡呼。
趙清河過後,王世虎的笑容越來越勉強,神色也越來越焦灼, 怎麼還沒有他的名字?
張小北心裡也替他捏了一把汗,他們三人中王世虎的成績是墊底的,但張小北心裡還是帶著一絲僥幸,萬一能考過呢。
王四胖按著上面的名單一個個仔細往下看,生怕漏掉自家兒子的名字。
就在三人都有些放棄希望時,就聽王四胖大聲叫道:“我兒中了,我兒中了,在最後一個。”
“世虎中了。”趙清河和張小北相視大笑,簡直比自己考中了還高興。
王世虎更是高興得不知道說啥好,只是一個勁地在那兒傻笑。
王四胖完成任務,奮力突出重圍,擠到兒子面前,用兩只粗壯的胳膊像舉小孩似的想舉起王世虎,可惜他低估了自家兒子的重量,結果還沒舉到胸口就不得不放下了。父子倆對著在那兒傻笑。
“嘿嘿,不愧是我王老四的兒子。”
“嘿嘿,爹我竟然考中了。”
……
然而,幾家歡樂幾家愁,有高興的開心的,就有那不高興的失落的,那些沒考中的考生興沖沖地來,悻悻然離去,一臉地失魂落魄。其中還有幾個是王世虎在土地廟的同窗,本來看到熟人,王世虎想打個招呼,卻被趙清河拉住了:“這種時候就當沒看見吧,省得人家以為你是在炫耀。”
王世虎撓撓頭:“我倒沒想到這層。”不過,他也聽了趙清河的意見,沒有跟以前的同伴去打招呼。
四個人歡歡喜喜地回到了潘家客棧,潘掌櫃看看四人的臉色,便說道:“我猜你們三位小相公都中了是不是?”
王四胖笑呵呵地說道:“是中了,都考中了。”
潘掌櫃地拊掌大笑,眾夥計也是一陣歡呼,對於趙清河則愈發刮目相看。
潘掌櫃地捋著胡須說道:“我這個小店真是蓬蓽生輝呀。”
接下來,客棧裡的其他看榜的學子們也陸續回來了。中與不中,一般都能透過臉色看得出來。潘掌櫃看見面有喜色的就上前道喜,說幾句好話,看見臉色灰敗沮喪的就一如既往地打了個招呼:“回來了啊。”其餘一律不問。
潘掌櫃過了一會兒又對張小北他們幾個說道:“幾位小公子,今兒的午飯我請了,凡是咱店裡有的,你們隨便點。”
張小北忙說道:“哪能讓潘掌櫃如此破費,再說了咱們店裡住了這麼多人,要是都請,你這幾日的生意豈不白做了?”
潘掌櫃眯著眼睛笑了起來,然後小聲說道:“放心吧,張小相公,咱這店裡中的攏共也就五個人,這頓飯我還是請得起的。”
張小北記得這家客棧共有三層,上上下下住了得有將近二十多人,竟然只有五個人考中。不過,他仔細一想也明白了,這考試是逐層淘汰的。第一關淘汰一小部分人,這一關又淘汰掉一批,等到院試,又要淘掉一大批。他記得宋先生曾經給他們講過,每個縣裡秀才的錄取名額都是有數的,而且根據的縣的大小不同而定,大點的縣能錄限取三四十名,中等的縣是二十到三十名,小縣嘛,十來名就差不多了。他們成新縣是個中等縣,那就是最多隻能錄取三十人,而當時他們參加童子試的怎麼著也有數百人,童生他沒機會數,不知道有多少人,大概有一百多人左右吧。
他們回到客棧沒多久,就有縣衙的差役來報榜。
張小北一臉驚訝,他以為只有中了舉人狀元才有報榜人,沒想到考中童生就有了。怪不得他們考試前,差役還讓他們填寫了住處呢,原來是為了這個。
報榜人的到來又讓潘家客棧大大熱鬧了一番,潘掌櫃忙來忙去,又是端茶又是倒水的。
張小北和王世虎都給了報榜人喜錢,王世虎給了三十文,張小北給了五十文,他把趙清河的那份也給了。
潘掌櫃本來要請客棧裡考中的五名學子吃飯,結果人家另外兩位有親戚請客走了,最後只剩下他們四個人,他們也不好意思多點,不過是每人點了碗麵,要了個冷盤就作罷了,潘掌櫃覺得太寒酸了,自己作主給他們加了三道菜,還搬來一壇酒。這頓飯倒是吃得是十分暢快。
王四胖一高興就喝高了,拉著兒子說個沒完,跟兒子說完又跟張小北和趙清河說。兩人能體會這個做父親的激動心情,便耐心地笑著傾聽。
吃完飯後,王世虎扶父親回房休息,張小北迴房接著看書,他府試是過了,但接下來還有院試呢。而且院試跟縣試府試有所不同,前者是一年一考,院試卻是三年考兩次,今年正好趕上,若是今年他考不過,就得等後年了。童生只是有考試資格的考生而已,並不算是功名在身,只有考上秀才才能有見縣官不跪,個人免稅的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