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張小北就忙得不停,不斷地有人送來紅紙,張小北只得硬著頭皮去寫。幸虧有李先生送的那本書,要不然光靠他自己去想,哪裡想得出這麼多副不同的對聯。寫完一副他還會念出聲來,畢竟大多數村民又不識字。那些人一聽到什麼多子多福,新春新氣象,四季平安之類的好詞便大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好寓意。
那些村民得了對聯,喜滋滋地拿回家,喜滋滋地跟人炫耀,有的不好意思叫張小北白忙活,便送來了一些雞蛋糕點饅頭之類的吃食。
張小北家的這等熱鬧,自然驚動了西院的羅氏和江氏等人。
羅氏聽人說自己的小孫子會跟人寫對聯了,便也去看了會熱鬧,仔細一瞧寫得還真挺像模像樣的,回來就跟家裡人說了一嘴。不想,江氏在一旁暗暗撇嘴,她一轉眼看到自家的兒子便動了心思。
當天她就拖人買了幾大張紅紙,仔細裁好,就讓張小寶也去寫。
張小寶剛好也放年假了,他正想趁著這個時候好好地玩耍玩耍呢,不料卻被他娘支派這麼個任務,心裡就不大情願。江氏便拿話刺他:“你瞧瞧你,叫你寫副對聯你還不樂意了。你咋不想想,那小北藉著這個出了多少風頭,村裡人都在誇他呢。你比他聰明,讀書也比他早,先生也比他好,難道你還不如他?”
張小寶一聽這話,果然被刺激到了,立即激發出了鬥志,咬著牙說道:“行行,我寫還不行嗎?”當下,他便研墨,鋪開紅紙,臨到下筆時才想起自己還不知道要寫什麼樣的對聯呢。
江氏聽到兒子說沒什麼東西可寫,她就想起村民們唸的那些吉祥字句就讓張小寶照原樣去寫。張小寶照葫蘆畫瓢,仿製出一副對聯。只是寫的字,大的大小的小,有的窄有的寬,怎麼看怎麼別扭。江氏卻覺得好極了,便讓人給貼到大門上,供來往的村民瞻仰。
兩家的大門本就挨著,大家也就順道一起看了。
這不比還好,一比立即就比出高下來了。
那些村民雖然不識字,但人家也能看出字的大小胖瘦呀。瞧瞧張小北寫的整整齊齊的,再瞧瞧張小寶的那亂七八糟的。私下裡都暗自笑話江氏。
“你們說小寶他娘這人也真有意思,人家幹啥她就跟著幹啥,哪裡都有她。”
“那很正常,瞧著小北越來越有出息,三房的日子越來越好,她犯酸唄。”
“那照這樣下去,她還接著酸。”
……
江氏正等著村民上門來求小寶寫對聯呢,誰知左等右等誰也沒等來,她自覺顏面掃地,忍不住把兒子罵了一頓。這讓張小寶對張小北的怨氣又多了一些。
張小北一連寫了幾天的春聯,手都有些痠疼了,胡氏也終於意識到都是因為自己答應得太痛快,所以才帶給自家兒子的苦楚。最後幾天再有人要幫忙寫,她便婉言拒絕了,說兒子年紀太小胳膊寫得痠疼,大夥也就圖個樂子,反正大過年的誰還不差這點買對聯的錢,便笑著說明年要早排隊,這事總算告一段落。而張小北看著村民們送的那兩籃子雞蛋,就打起了別的主意。他先經過孃的同意,然後把兩籃子雞蛋給賣了,再掏出自己這幾個月存的一些私房錢,挑了個暖和的日子到鎮上去給娘、兩個姐姐、妹妹各買了一份禮物。禮物都是些不怎麼值錢的小玩意,像他娘就是一根木簪子,兩個姐姐是一盒冬天擦的面脂,妹妹則是一朵用花布做的頭花。就這些,已經足夠讓她們高興和感動了。
胡氏笑著把簪子插到頭上,說道:“小北這孩子就是乖巧懂事,小小年紀比你那個木頭爹都強,你爹外出打零工回來從來都沒想到送我點啥東西。”
因為快過年了,張耀祖也從縣裡回來了,他在旁邊接道:“他娘,你咋這麼說我?咱家的錢不都是你管著嗎?你想買就買唄。”
胡氏撇嘴:“我自個買的跟你送的能一樣嗎?”
張耀祖實在想不出到底哪裡不一樣,心裡暗暗嘀咕娘們就是事兒多。
張小草和張小枝也是滿臉喜悅,覺得疼這個弟弟真是疼值了。
……
他們一家六口是在西院過的大年夜,沒辦法,雖然分家了,但羅氏和老張頭還是覺得一家人應該過個團圓年。
張小北在聲聲爆竹中迎來了新的一年,他也隨之長大了一歲。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他們過完年就要在村南起新房,張小北和王世虎要學新書。
張小北終於抄完了那本《對聯集錦》,當他把手抄本送給王世虎,王世虎是又驚又喜。
王世虎也有禮物送給張小北,兩人久別重逢自是有說不完的話,正聊得開心時卻聽見屋外一聲輕咳,是李先生的聲音:“小北,世虎,你們倆來我書房,我有事跟你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