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一聽急了,趕緊讓胡氏江氏攙扶著進屋去了。
胡氏一見杜氏這樣,也顧不得吵架的事,就問道:“這是咋了,昨天不還好好的嗎?”
羅氏道:“昨天她就有些不舒服,我以為歇一夜就好了。”
胡氏說:“趕緊去把村裡的朗中叫來看看吧。”
江氏在一邊插言道:“沒事的,二弟妹又不是頭一次生孩子,再說我那會也是時不時地肚子疼,結果也沒事。”
羅氏沒搭理江氏,到底還是叫個孩子去叫郎中了。
大家一時都有些焦急,女的都聚集到杜氏房中去了,男的除了張發財外,其他人也不好進去,就在院子裡等著。還好,郎中不多時就來了。
但這郎中也沒多大本事,平時也就看個頭疼腦熱的小毛病,他看了看杜氏的脈象,又問了幾句,只說可能是著涼了氣不順之類的,讓好好歇著就行,再疼得厲害就去鎮上請大夫。
杜氏在床上躺了一會兒,漸漸開始好轉,大家這才放下心來。
胡氏又在屋裡呆了一陣才回家去。
這晚飯自然也沒吃成,得了,他們還是吃自家的飯自在。
三人回到家裡,張小草和張小枝她們已經吃完飯了,還好鍋裡有些剩飯,三個人湊和扒拉一碗就完事了。
吃完飯,胡氏和張耀祖又說起西院的事。
胡氏忍不住指責張耀祖沒有替她和小北說話,張耀祖無奈地道:“你以為我不想說呀,可我這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一起急,啥話都忘了,我從小到大在嘴皮子上都沒贏過大哥。”
胡氏悻悻地道:“你瞧瞧你,還沒小北會說話呢。”
張耀祖看看了兒子,嘆了口氣:“是呢,還好咱兒子沒隨我這口才。”
張耀祖再一次對自家兒子刮目相看,一次是在劉先生那兒,這一次就是他接大哥那番話,一個小孩子能硬生生地能讓說會道的大哥吃憋,怎能不讓人另眼相看?畢竟連他自己都做不到。可能是因著這個緣故,張耀祖才沒有梗著脖子跟胡氏爭吵。
張小北也在默默觀察著爹孃,越相處,兩人的性格也越明顯地顯露出來,他娘,自然不用說,勤勞能幹、聰明、嘴皮子利索;他爹嘛,不知道說啥好,反正挺讓人一言難盡的。感覺頂不起事來,但是優點也有,就是老實能幹,罷了,他也別要求太高,畢竟命運之神給他的牌其實並不算爛,雖然爺奶有些偏心,大伯大娘極品,但他娘好呀,姐姐妹妹也好,這就行了。他一向是個容易滿足的人。
張耀祖沒有和胡氏爭執,他接著又問今天去李家的事,因為他整天都在幫爹孃幹活,兩人都沒有機會單獨說話。
胡氏雖然不滿他的做法,但見他態度還不錯,就勉為其難地給他講了事情的經過。
張耀祖聽罷,大贊李修文這人不錯,比那個劉先生強多了。
胡氏道:“我也覺得好,就是不知道人家最後能不能答應咱們。”
說到這裡,她突然想起了什麼,猛一拍腦袋道:“天哪,我差點忘了,今天送的肉李先生又讓我拿回來,我還沒做呢,可別壞了。”
張小草起身道:“那我去拾掇了炒出來吧,還能放兩天。 ”
胡氏想了想,道:“切一塊炒了,剩下的給炸了能放幾天,看能不能撐到中秋節。”
母女三人開始在灶房裡忙活。
張小枝又問道:“娘,是不是過幾天還去花蓮村呀?要不要還做點心?”
胡氏一提到這事,心情就有些激動和興奮,她大方地說道:“當然要做,我明早去鎮上再賣點糖和糯米回來。”
張小北道:“娘,不是快中秋了嗎?咱們試著做些月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