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素來居功自傲,他是先帝時就有大功的人,在諸葛亮面前也不會太過收斂,向來有一說一,因此,這會兒見孫旭都認了帳中幾人,便當著孫旭的面跟諸葛亮抱怨道:“丞相怎麼如此信任這人,不怕他是魏軍細作嗎?”
諸葛亮聞言,猛咳了幾下。這個魏延從來不會讓自己省心,當下給了孫旭一個歉意的眼神,跟麾下文武解釋道:“昨日我夜觀天象,卻見那顆暗淡已久的紫薇右弼大放光彩,今日子平來投,正應天象。”
孫旭見諸葛亮居然如此為自己說話,心下有些意外,忙拱手道:“丞相言重。旭願竭盡全力,輔助丞相!”
諸葛亮急忙下了帥座,扶住孫旭的胳膊,道:“今得子平,漢興有日。”又欲上疏表奏孫旭為軍師將軍,一如自己先例。
眾將見諸葛亮如此看重這個毛頭小兒,只道他有些糊塗了,都來勸諫道:“古人雲,無功不受祿,孫旭初來我軍,並無功勳,丞相便如此委以重任,並非我等嫉妒,實怕旁人不服。”
諸葛亮卻道:“眾將不知,子平乃是大才,若不如此,恐天下人嗤笑我識人不明。”
眾將聽了,心中不悅,暗道:“丞相此言,豈不是笑我等皆不如此人?”
孫旭見狀,也勸諸葛亮道:“丞相,諸將所言極是,待來日破了魏軍,取了長安,丞相再為我表功不遲。”
諸葛亮見孫旭本人也如此說,只好先封孫旭做了個輔弼校尉。眾將見孫旭誇誇其談,輕言攻取長安,都暗自嗤笑不已。
這時,外邊卻有士卒來報說費禕求見,諸葛亮忙請他進來:“文偉,出了何事”
費禕如實道:“魏主曹睿聞東吳三路進兵,自引大軍至合淝,因機密洩露,吳兵無功而返。”
諸葛亮聞言,一個沒站穩,倒在地上。
帳中諸將嚇壞了,趕緊上前扶起孔明,正要喚醫官時,卻見孫旭上前,輕撫幾下諸葛亮後背。不過片刻,諸葛亮便醒轉了過來,長嘆一聲:“我心昏亂,舊病複發,恐不能生矣!”
眾將大驚,都道:“丞相身系社稷,豈能輕易言死。”
諸葛亮被眾人扶著做回主位,苦笑道:“汝等道我為何急急授子平高位?昨日我夜觀天象,雖然見弼星備亮乃得才之兆,可是輔星卻暗淡無光。天象如此,我命可知!我本意死後讓子平繼承我的遺志……”
魏延聽了,滿是不服,打斷了諸葛亮的話:“丞相何以厚此薄彼?便是丞相不在,我亦尚存,黃口小兒有何能耐統帥三軍?”
諸葛亮聞言不語,他自然知道冒然將孫旭拔擢會引起反彈,可是遍觀軍中諸將,卻沒有一個可以繼承他的衣缽。
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姜維,才智勉強能入他的眼,本意讓他作為自己的弟子。卻不想這些日子天象大變,今日又見孫旭,便知他有經天緯地之能,才想將身後之事託付。
正感慨間,孫旭道:“丞相,既然天象不吉,何不用祈禳之法避死延生?”
諸葛亮略一思索,深深地看了孫旭一眼,道:“祈禳之法雖有,但未知天意若何。”
孫旭笑道:“丞相何必自尋煩惱?若是當年赤壁時丞相仿徨不前,可有曹賊敗北、天下三分?若是天意亡漢,丞相便坐以待斃嗎?”
諸葛亮聞言怒道:“我寧願守漢土而死,絕不食魏粟而活!”當即遣散眾將,只留下孫旭與姜維二人,預備祈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