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姜維便召集了甲士四十九人,各自手執皂旗,身穿皂衣,於帳外環繞不休。
諸葛亮則於帳中祈禳北鬥,孫旭也在帳中,接應一應需用之物。
此時中軍帳中並無雜物,地上按北鬥方位放置著七盞大燈,七大燈外又有四十九盞小燈,按星野分佈著,帳中央還有一盞極大的本命燈。
諸葛亮見佈置完畢,對孫旭說道:“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吾壽可增十二年;如若燈滅,吾必死矣。”
孫旭聞聽,笑道:“丞相勿憂,有旭在此,定保丞相無虞。”
說著又想到了一些事情,繼續道:“丞相既然祈禳,軍中事務便交由他人處理,如何?日間計議軍機,夜間步罡踏鬥豈是禮天敬地所為?”
諸葛亮聞言,眼中忽然淚光閃動:“前日主簿楊顒也勸我不必事事親為,我豈能不知事必躬親損身傷體?只是先帝託孤,責任至重,惟恐他人不似我這般盡心竭力。”
孫旭知道無法短時間內勸服他,便只好怒道:“旭只有這一件要求,若是丞相不依,旭這就回轉山野,再也不問世事。”
諸葛亮大驚:“子平棄漢,漢必亡矣。唉,亮依子平便是!”
孫旭這才笑道:“丞相只管祈禳,營中之事自有人處理,若是他們連這些都做不好,也白在丞相身邊這麼多年,這大漢還是亡了的好。”
諸葛亮不再言語,只是手執七星劍,腳踏七星方位,按天罡之數變換方位,鎮壓將星越來越弱的氣運。
時值八月中秋,此時無風無雨,旌旗不動,整個大營除了士兵來回走動的吭吭聲,再沒有多餘的聲響。
姜維在帳外引四十九人守護,諸葛亮則與孫旭在帳中設香燭祭品。
待擺設完畢,諸葛亮拜祝道:“亮生於亂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顧之恩,託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馬之勞,誓討國賊。不意將星欲墜,陽壽將終。謹書尺素,上告穹蒼:伏望天慈,俯垂鑒聽,曲延臣算,使得上報君恩,下救民命,克複舊物,永延漢祀。非敢妄祈,實由情切。”
拜祝畢,就帳中俯伏待旦。
祈禳六日,盡皆無事,待到第七日晚上,諸葛亮喜道:“看來天意不絕炎漢,延壽有望矣!”
孫旭笑了笑,沒有答話。
與此同時,魏軍主將司馬懿因日前被諸葛亮在上方谷嚇破了膽,再也不敢提出戰之事。此時他仰望天文,不由得心中大喜。
然而即使見天象預示諸葛亮命不久矣,他也不敢率大軍去攻擊蜀營。
司馬懿沉思片刻後便叫來魏軍先鋒夏侯霸,謂之曰:“吾見將星失位,孔明必然有病,不久便死。你可引一千軍去五丈原哨探。若蜀人攘亂,不出接戰,孔明必然患病矣。吾當乘勢擊之。”
夏侯霸是個武將,連日來的堅守讓他覺得有些窩囊,今日都督忽然讓他出戰,當即喜不自勝,引兵而去。
這邊,諸葛亮仍在禳星,忽聽得寨外吶喊,顯然是魏軍來襲,再聽時,卻見營帳上人影晃動,顯然是有人進來,卻是魏延。
還不待魏延邁步進帳,就聽一聲大喝:“出去!”卻是孫旭運著真氣將魏延擊飛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