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聞言,想起了那日孫旭所說,問道:“不知是哪條蛇?”
孫旭指了指西南大理方向。
天子見狀,大驚失色道:“莫非大理是狼子野心,所謂內附不過是想引大宋大軍深入,聚而殲之?”
孫旭搖頭苦笑,道:“陛下,大理君臣是誠心內附,便是聚殲大宋邊軍又有何用?臣所說的是,大理國內局勢複雜,段氏內附不過是因為想保全自身。他們是做不得主的,若是大宋一反常態,接受了大理,那麼大理國內的反對勢力必定趁勢而起。而慕容一族……”
天子恍然大悟:“慕容一族定會聯絡南方的地方豪強,結連大理的亂臣互為援手?”
孫旭點頭道:“正是如此。”
天子沉思片刻,道:“禦弟,誠如是,應如何對敵?”
孫旭道:“陛下,臣請去遼國走一遭。”
天子聞言,卻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明明是南方有事,為何孫旭要請命去北遼?
看著疑惑的天子,孫旭又道:“陛下,南方不過疥癬之疾,北方才是心腹大患。幽雲十六州一日不複,大宋一日難安。”
天子卻道:“幽雲之地拱衛河洛,可複燕非一日之功;南方諸州財冠天下,失吳卻盡在眼前,禦弟怎會舍近求遠?”
孫旭不語,反倒一臉笑意。
天子看著他,猛地想起這個禦弟算無遺策,他肯定是有了計議,便訕笑道:“禦弟,還是不要賣關子了。”
孫旭慢悠悠端起一杯香茗,咂了一口道:“大理之事,種師道人馬到時那些土司便不堪一擊;南方諸州之事,喬峰等人足以應付,若是摩尼教趁勢而起,陛下可選調泉州知府黃裳去輔助喬峰,則南方可平。”
天子看孫旭運籌帷幄的樣子,彷彿那些大敵在他眼中不過是土雞瓦狗一般,悠然道:“禦弟,朕有意擇日恢複你國姓,然後封你為儲君,如何?”
孫旭見天子重提舊事,搖頭道:“陛下,龍體已在薛慕華的調養下有了起色,便是後宮也有幾位嬪妃有了喜脈,何必又說起此事?”
天子誠懇地道:“別人不知,朕豈能自欺欺人?朕不過一屆愚夫,沒有禦弟,豈能安坐龍床?若是禦弟統領四海,必定能開萬世太平。”
孫旭抿嘴一笑,道:“陛下,臣是個習慣了閑雲野鶴之人,這萬鈞的重擔,陛下還是自己挑起來吧。”說完,怕天子還要再說什麼,趕緊起身告辭。
翌日,天子便接到訊息說,廣平郡公已連夜趕往大遼去了。
天子聞言,無奈地搖頭輕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