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後的文章裡,辛音如詳細的記載了,她是如何去了解楊羽故事的過程。
這個過程整整花費了辛音如一個月時間,她的第一站便是楊羽長安市的老家,辛音如採訪了楊羽的父母,當時的楊羽和父親還未和好。
辛音如在文章裡寫了,楊羽的母親對楊羽只有關心,但父親卻不願意提起這個兒子,似乎當年兒子的叛逆深深的傷害了這位父親。
之後辛音如演著楊羽一路走來的軌跡,尋訪那些燕京地下音樂圈中的人,希望得到楊羽更多的訊息。
辛音如找到那些認識楊羽,並且熟悉楊羽的人,清晰的記錄了每一個被採訪人的資訊。
從這些人口中,辛音如知道了楊羽在燕京的漂泊過程。
有人誇獎楊羽,也有人對楊羽瞧不上眼。
但說起當初樂隊和楊羽的事情,大家的反映卻非常一致,紛紛同情楊羽被隊友背叛的遭遇。
也許這些人是草根,是燕京夜色下微不足道的人,但他們卻有著普通人的價值觀,明白是非對錯,善惡黑白。
之後辛音再次隨著楊羽的軌跡,走上了高原,她來到一處廢棄廟宇前,在廟宇殘缺石牆上,她找到了楊羽刻下的一句話。
在採訪中,楊羽告訴辛音如,就是這句哈讓他從痛苦中醒來,讓他重獲新生。
在文章的末尾,辛音如放著一張楊羽的照片。
照片裡,楊羽面板黝黑,風塵僕僕,雙眼卻閃著希望的光芒,而在他的身邊,青黑色的石牆上刻著一句話。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事實上,確實是楊羽在得到天珠後,於夢中世界中被這句話激起了心中的希望,從背叛的陰霾中走了出來。
所以楊羽才會把這句話留在石壁上,而他卻沒想到,辛音如真的會找到這處石壁所在的地方
這也導致,楊羽不得不跟著《音樂之聲》的攝影師,著急火燎的前往高原拍攝封面照片,最後海拍攝了這張石壁旁的照片。
在這篇報道裡,辛音如沒有評論一句最近被媒體熱潮的背叛事件,也沒有為楊羽做任何解釋。
辛音如只是如實的記錄楊羽一路走來的經歷,記錄了一個年輕人在追尋夢想道路上的經歷。
可當這期《音樂之聲》發售後,對於最近熱議的媒體,對於整天發洩不滿的公眾,對於近期的輿論卻造成莫大的影響。
詳細的記錄,遠比事情爆發還早的一系列採訪,已經足夠證明誰在說謊,足夠證明楊羽的清白。
無數看過這份報道的人沉默不語,《音樂之聲》百年營造的公信力讓讀者們明白,辛音如說的是真的。
而當他們看到石牆上那充滿力量文字後,所有人都覺的,他們似乎做錯了,他們冤枉了一位內心驕傲,寧願毀滅都不願言敗的男孩。
一瞬間,所以的人都覺得,他們似乎被媒體矇蔽了,似乎被某些人操縱了,成為網路暴力的一份子。
《娛樂新週刊》總編辦公室,總編柳興放下《音樂之聲》,著急的對著助理大喊:“快去找負責網路新聞的李主編,讓他趕快發一遍給銀河娛樂和楊羽的道歉信。”
《新星娛樂》總經理辦公室,同樣剛看過《音樂之聲》的總編直接親自動手,在官網論壇,官方微博上發出了道歉聲名。
緊跟著,《音樂之聲》發售不過一小時後,網路上攻擊楊羽的現象突然消失的一幹二淨。
網路媒體和傳統媒體,不下兩百家媒體或是在官網,或是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了對楊羽的道歉信。
他們表示,因為某些娛樂公司和藝人的不良引導,他們對楊羽和藍火樂隊的報道有欠考慮,在此表示誠懇的歉意。
這便是《音樂之聲》的權威,這便是《音樂之聲》百年積攢下的公信力,僅僅時一篇報道,勝過楊羽,勝過銀河娛樂的萬般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