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淩晨六點,銀河藝術管理公司的辦公室內。
銀河唱片公司總經理劉旭,銀河藝術管理公司總經理張華強,金燕,楊羽,正聽著一位工作人員彙報調查情況。
工作人員彙報完畢後,張華強問:“別說這些沒用的,你就告訴我,還需要多久才能拿出有說服力的證據。”
工作人員滿頭大汗的道:“因為時間過去有些久,有些人已經不在燕京,找到這些人還需要時間,所以拿出有效的證據,至少還需要一週時間。”
聽到工作人員的話,旁邊唱片公司的總經理劉旭拿起最新的銷售報告摔在桌子上。
“還要一個星期,你看看這份資料。自從三天前訊息被媒體捅出去後,截至現在,《光榮》本週才賣出去兩萬多張,你讓我還要等一週。你知不知道《光榮》今天要開始海外全面發售,現在輿論都對我們這麼不利,讓我怎麼開始銷售?”
被劉旭一吼,這位工作人員頭上的汗流得的更快了。
這時張華強勸道:“劉總,你別著急,畢竟小張也努力了。現在輿論這麼緊張,肯定有其他家夥在暗中推動,要不憑區區繁星娛樂還翻不起這麼大風浪。所以,還是先暫停專輯的海外發售吧,免得被暗中的那些家夥繼續攻擊,一切等調查清楚了再說吧。”
劉旭不滿的說:“還能有誰,不是永珍娛樂就是星空傳媒,上次楊羽的合約能鬧得那麼大,多半都是他們搞的,這次肯定也是他們鼓動繁星娛樂搞出這破事。”
想到那些大公司背後的實力,劉旭說完也只能露出一個無奈的表情說:“也只能這樣了,先暫停海外銷售吧。哎!要是再等下去,就算找到證據,怕是楊羽的形象也難以挽回了。”
一旁的張華強聽到這,深深的看了眼楊羽,如果事情真的無法挽回,那就只能犧牲楊羽,來換取公司的名聲了。
但真走到那一步的話,也等於銀河娛樂認輸了,他們被區區一個小公司搞的灰頭土臉。
就在會議室內幾人都有些發愁的時候,任晴突然推開門,面帶興奮的跑了進來。
任晴對著會議室的眾人道:“好訊息!《音樂之聲》讓楊羽今天去sh拍攝照片,他們說楊羽將會是下一期《音樂之聲》的封面人物!”
聽到這話,會議室裡的眾人都有些傻眼,所有人第一反應就是任晴搞錯了。
銀河唱片公司的總經理劉旭先坐不住了,站起來對著任晴問:“什麼!會不會是你搞錯了?你確定是《音樂之聲》,不是什麼其他的野雞媒體?”
任晴重重的點了下下頭說:“不可能搞錯,是《音樂之聲》總編吳森盛親自打給金姐的電話。”
聽到這,金燕一摸口袋才想起,她早上為了開會,把電話交給了任晴保管。
張華強奇怪道:“《音樂之聲》這時候怎麼會找楊羽上封面,難道《音樂之聲》也需要炒作八卦了?”
並非張華強一人感到奇怪,其他人也是如此。
《音樂之聲》一向都只關注音樂領域的事情,以專業領域的權威性聞名,一般只在乎音樂作品本身。
雖然也會報道一些音樂人的動態,但都是因為牽扯到音樂或是創作,並不會炒作一些不相關的事情。
自從七十年代以來,為了保證本身公信力,《音樂之聲》已經幾十年沒有報道過八卦問題了。
一直沉默的楊羽好像想起什麼,對著金燕問:“燕姐,到底怎麼回事,金姐你打個電話便知道了。”
金燕聽了楊羽的話,接過任晴遞來的手機,給《音樂之聲》總編吳森盛打了過去。
在眾人關注的目光中,兩人聊了一會,掛掉電話之後,金燕看了眼眾人,臉上浮現出高興的表情。
“不用再調查了,楊羽的事情很快就會解決了,吳總編說……”
就在金燕給大家解釋的時候,《音樂之聲》sh總部的總編辦公室內,五十七歲的總編吳森盛也放下電話。
吳森盛看了看坐在他面前的辛音如,道:“連銀河娛樂聽了都覺得奇怪,你確定要將報道放上去嗎?”
聽了總編的話,辛音如一副風輕雲淡的表情,就好像沒聽出吳森盛話裡的意思。
“為什麼不呢,一篇從一個月前就準備好的採訪,一些歌手風格形成的心路歷程,至於這篇報道正好碰到什麼事情,會帶來什麼影響,那又與我,與音樂之聲有什麼關系。”
辛音如說的是理所當然。
吳森盛聽了,表情似乎不那麼認真,看著窗外一片秋的蕭瑟,呢喃自語。
“我們只是關注音樂,而某些人,註定就會在不經意間影響這個時代。”
之後兩天的時間裡,媒體依舊在樂此不疲的抨擊著楊羽的負面訊息。
而輿論中,對於楊羽支援的聲音越來越小,就連楊羽的後援會中,已經有不少人開始紛紛退出。
甚至更有網友在網上發出焚燒楊羽海報和專輯的影片,也證明瞭歌迷對楊羽有多麼失望。
而就在這一面倒的聲音之中,十一月份的最後一期《音樂之聲》發售了。
作為一個創刊百年,平均銷量在五百萬份以上雜志,《音樂之聲》的權威性,公信力,早已不需要去質疑。
而且《音樂之聲》的影響力也遠遠不止音樂領域,無數個偉大的藝術家透過它被人們所熟知,無數個華夏音樂圈巨大的轉折都因為它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