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直又纏著大壯問:“大壯哥,你說給俺,青山哥的心上人是誰啊?”
大壯憨厚地笑著說:“這得你青山哥他自己說哇!”
耿直眼睛骨碌碌一轉,忽然想起來八月十五晚上看搖“火團兒”的一幕,大聲喊道:“好哇,要不得二壯哥那天看搖‘火團兒’的時候和俺說,讓俺以後找你和青海哥算賬呢!你們不和俺倆說一聲,就都悄悄兒溜了,原來是去會見心上人兒了哇!”
耿直說著,真就輪起拳頭來要“算賬”了!青山趕快連連作揖,說:“小兄弟,對不起了,對不起了,哥哥賠罪就是!也替你青海哥向你賠罪了!”
耿正趕快拉住弟弟,對他說:“好啦,好啦,小直子,你見好就收哇!誰讓你總也不見長大呢!”
大壯和耿英卻不管他們瞎鬧,只管在一邊笑得前仰後合的。
九月二十六那天,耿老爹父子們召回了所有為修建學堂和蓋戲臺出了力的土木工匠師傅和鄉民們,全家人在小學堂的幾個寬敞的授課學習室內和大家夥兒高高興興地喝了慶功酒,再次隆重地謝過大家。
喝完了慶功酒後,耿老爹請大家夥兒到孔夫子供奉室領取各自的工錢。耿英已經等在那裡了,她的身旁放了一個大木箱,裡邊放著足夠支付大家全部工錢的,整散不一的銀子。她的面前,是一本已經結算好了的賬薄;一大摞原始記錄也放在旁邊。
儘管耿老爹一再請大家過去領取各自的工錢,但除了那些土木工匠師傅們之外,幫工的鄉親們誰都不願意領取自己的那一份應得的報酬。最後,在耿家全家人的再三勸說下,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家庭經濟不寬裕的人各自領取了不多的一點兒。
見此情況,耿家父子們當即就做出一個重大決定:第一年辦學免收所有學雜費用!
將所有在場的鄉民們全部集中在孔夫子供奉室前面之後,耿老爹大聲宣佈:“鄉親們哪,既然大家夥兒不願意領取自己應得的報酬,即使領取了的,也距離足額工錢相差甚遠,那咱這小學堂和大戲臺原定的修建費用就節餘了不少呢,這些銀子將全部用在以後的辦學上。明年正月裡招收的第一批學生,咱全部免收任何費用了,學生們只需要自備筆、墨、紙、硯什麼的即可。至於以後如何收取學雜費用,咱到時候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再說!”
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
掌聲平息後,耿正大聲宣佈:“鄉親們,咱們新建的這座學堂正式定名為‘耿家小學堂’了。眼下,除了課本兒還尚未編制印刷妥當之外,其他一應事項已經全部就緒了!”
熱烈的掌聲再度響起!耿正趕快抬起雙手示意大家安靜,繼續說道:“按照計劃,咱們的小學堂學制為五年。教學計劃初步設定為:一年級教授簡單的認字、寫字和計算技巧;二年級增加珠算和禮儀;三年級增加寫作和人文地理;四年級增加歷史和資治;五年級增加天文常識。這些都是主課。另外,咱們學堂裡還計劃安排一些文娛活動、體育鍛煉和勞動等方面的課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掌聲再起,耿正再次示意大家安靜,接著說道:“在文娛活動課堂上,可以讓娃娃們學習一些朗誦、吟唱和演奏樂器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且根據學生們各自的特長進行專門的培養。至於體育鍛煉和勞動課程,可以增強娃娃們的體質,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都是很有用的。至於這些課程將佔有多大的比例,以及學堂的大、小假期怎麼安排,眼下還沒有最後確定下來呢,咱在開學的時候再宣佈哇。”
一位急性子的鄉民馬上問:“什麼時候開學呀?”
耿正笑著說:“每年的正月十六,都是新學童的開學時間;當然,也是過完年假的所有學生的開學時間。大家夥兒可要記住了,報到的時間是當日的辰時前兩刻鐘。從現在開始到下月底的這一段時間裡,歡迎鄉親們為自己年滿七歲的男女娃娃報名。因為咱們小學堂這是招收第一批學生,年齡可以適當放寬至年滿十五歲。”
看到二狗子和大頭互相望望顯得有些失落的樣子,耿正繼續說道:“還有,考慮到儘量能夠讓想要學習的所有年青人都有個學習的機會,咱們小學堂準備同時開辦一期夜校,專門招收十五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的年青人。上夜校不耽誤白天家裡和地裡的活計,也是免費學習,包括課本!”
二狗子和大頭聽了,興奮地帶頭鼓掌並大聲歡呼起來:“好哇,太好啦!”
耿正笑著示意大家安靜,繼續說“還有哇,希望大家夥兒回去後,記著轉告那些今天不在場的左鄰右舍們,也歡迎他們來學堂為自家的娃娃們報名。當然,願意上夜校,年齡也合適的大人們也一樣歡迎。有勞各位了,有勞各位了!”
耿正說到最後,還連連向大家點頭拱手錶示感謝。
大家夥兒笑得更開心了,七嘴八舌地說:“這有什麼啊,順便一句話的事兒!”
“不用你說,俺們記著呢!”
“嗨,俺先給俺家的娃兒報上名!這到時候哇,不等俺和鄰家大人們說,娃兒們自己就把這個訊息傳揚開了!”
“娃娃們傳揚是他們自己的事,反正啊,俺是一定要和大人們說的!”
在鄉親們熱情洋溢的議論聲中,剛剛喝完慶功酒的鄉民們紛紛為自家的娃娃報名。耿英把報名學童的名字、性別、年齡,以及家長的名字,認真地填寫在事先擬定畫好的表格裡。
二狗子和大頭,還有另外的幾個大齡青年也都當場報了名,熱切希望上夜校班學習。
在隨後的幾天內,又有不少鄉民專程來小學堂為自家的娃娃報名。還有不少的大齡青年則高高興興地跑來為自己報名,希望利用晚上的時間,使自己成為文化人兒。
六畝試種的水稻獲得了很不錯的收成,這讓耿老爹一家人喜上加喜。辛苦半年多了,一天天看著這些南方水稻在故鄉的土地上試種成功的耿老爹,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新打的稻穀已經曬乾了。耿老爹決定在兒女們的婚宴上,加上一道北方人非常稀罕的,香噴噴的白米肉丁炒飯!
留了足夠的稻種,自家留了一部分,送給左鄰右舍各幾麻袋,又分送給其他街坊鄰居一些以後,耿老爹就讓耿正和耿直把剩餘的稻穀全部送到了舅舅家。從此之後,耿老爹妻弟一家在“三六九鎮”上開的飯鋪裡,又增加了一道香噴噴的清蒸白米飯,以及各種口味兒的炒米飯。
喜歡民間春秋請大家收藏:()民間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