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戲臺建成時,豐收稻穗沉甸甸;慶功酒喝罷發工錢,踴躍報名進學堂。)
當鎮子邊上六畝水田裡試種的水稻結出了沉甸甸的稻穗時,小學堂和大戲臺也同時建成了。
按照當初的設計規劃,小學堂的校門是開在大院兒西南角上的。在其高大莊嚴的門樓正中,鑲嵌了一塊黑底金字的寬大門匾,上書五個大大的楷體字:耿家小學堂
小學堂所有的院牆都是用瓦青色的新磚砌就的。在校門右側的院牆上,專門砌出來一個高五尺,寬兩尺的鑲邊空間,白底黑字豎行書寫了兩行楷書十字校訓:仁、義、禮、智、信;勤、孝、勇、毅、廉。
在校門左側的院牆上也對稱著專門砌出一塊同樣大小的鑲邊空間,白底黑字豎行書寫了兩行楷書:學堂朗朗讀書聲;戲臺聲聲正鄉音。
走進校門望去,正面靠東一些是一溜兒十個三通間的授課學習室,往西緊挨著的是一個同樣大小的孔夫子牌位供奉室兼備課室,再往西是一個同樣大小的喝水活動室。每一個三通間大房子各裝有三個大大的百眼兒窗戶。這些大房子的門都裝在房子的最西側,並且在門的上半部也都裝了寬大的方格式窗戶。
一開啟授課學習室的門,五尺寬,半尺高的講臺豁然展現在眼前。講臺正中的靠前位置上,擺放著一張不大不小的教桌。講臺後面的牆壁上,掛著一面乾乾淨淨的大黑板。在授課學習室的門與講臺之間的空間內,砌有一個大約3尺高,一尺五寸見方的土製火爐子。這個土製火爐子的外面用青磚砌就,裡面則用黏土拌上榆皮毛拉絮套製成了大肚子,小圓口的爐膛。在土製火爐子下部,有一個大大的開口;在開口的上面,均勻地嵌了幾根粗鐵棍兒。再看看爐膛的上部,在距離小圓口下方一寸半深的地方,砌有一個穿過磚砌牆壁直通房頂外面的開口,其大小也就3寸見方的樣子;而在房頂上的開口處,則壘起了一個兩尺多高的煙囪。再往授課學習室裡邊看看,新打製的桌椅板凳擺放得不遠不近整整齊齊。
在孔夫子牌位供奉室兼備課室內,正面“至聖先師”孔夫子的牌位兩旁,耿正親筆題寫了兩幅勵志勸學格言。左幅書寫: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右幅書寫: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室內的四周擺放了一圈兒一般的桌椅,中間還放了一張特別寬大的桌子。
在喝水活動室內,也沿牆擺放了一圈兒桌椅,桌子上不遠不近放了六把水壺和幾十個水杯。
當然,在孔夫子牌位供奉室兼備課室和喝水活動室內,也都在相同的位置上修建了和授課學習室完全相同的土製火爐子。
大院兒正面的最西一側是一套簡潔的居室。接受爹和大妹妹的建議,耿正將居室的堂屋加寬了半間,還在東、西廂房內各加建了一個套間式的臥室,並且將東邊的廂房建成了廚房。在居室的西邊,另外又蓋了四間大開間的儲物室。其中的一間留做自家儲放雜物用。另外的三間,一間用來存放煤炭、一間用來存放焦炭,另一間用來存放柴火。平日裡除了家用,還得給師生們燒開水,加上學堂冬日裡還得生火爐子,所以,煤炭、焦炭和柴火必須得備足了。
在居室前面十幾步遠的地方,修建時就專門保留了一棵高大的老槐樹。這棵老槐樹鬱鬱蔥蔥的樹冠,在烈日下投下來的樹影幾乎有小半畝大;而在其大樹杈上,則懸掛了一口用響銅鑄造的大鐘。一條粗實的拉繩盤兩圈拴在大槐樹的主幹上。
小學堂大院的南面正中,是一座相當氣派的大戲臺。這座戲臺不但高大宏偉,而且其前簷、門面大橫樑和兩側的四個粗大的立柱上,還佈滿了特別漂亮的彩繪。這些彩繪不但構思新穎,色彩亮麗,而且顏色搭配也非常和諧。
在門面橫樑正中的一個大大的牌匾式結構上,繪製的是傳說中天女散花的圖案。只見光彩照人的天女微笑著飄逸在祥雲環繞的天際,她左臂彎裡挎著一個裝滿了各色美麗鮮花的大花籃,右手正在將一大把鮮花撒向人間。
在四個粗大的立柱上,從下到上轉圈兒繪製的是遠山近水和田野五穀,其間點綴著鬱鬱蔥蔥的當地喬木、整潔的鄉村房舍和樂呵呵的老少鄉民。這些立柱上所有圖案的立體感都很強,天女撒下來的鮮花隱約可見。
在門面橫樑的其餘部分和所有的緣頭上,全都繪製成了連貫的朵朵祥雲、或優雅飛翔,或亭亭玉立的仙鳥、蔚藍色的天空,以及日月星辰什麼的。站在臺前一看,煞是喜慶喜人;細細品味,似有花馨鳥語五穀香,如聞風拂楊柳流水潺。一句話:真想與畫中的人兒共歡歌!
在大院的東南角上,修建了長長的一排非常整潔的茅房。這一排茅房的中間是隔開的,左側一邊入口處的磚砌牆面上鑿刻打磨出了一個大大的“男”字,右側一邊入口處的同樣位置上鑿刻打磨出了一個大大的“女”字。打磨得非常光滑整潔的“男”字和“女”字都塗上了橘黃色的顏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留下來的木工師傅們繼續認真完成了剩下來的所有掃尾工程之後,耿正真誠地謝過大家,並許諾擇日請他們回來喝慶功酒,順便發放全部工錢。師傅們都高高興興地離去了。
木工師傅們離去後,耿英正在與哥哥和弟弟商量如何購買其餘所有需要的消費物品時,大壯和青山一起過來看望他們了。他們到來時,耿英正掰著手指頭計算需要購買的掃把數量呢!
大壯接著耿英的話說:“大小掃把什麼的就不要買了,俺爹已經紮了不少呢。明兒個傍晚,俺就趕上騾車拉過來哇!”
耿英說:“唔,這需要得多著呢,怎麼能……”
大壯說:“怎麼就不能啊?已經紮好了!”
耿正說:“那就用咱伯扎的哇。對了大壯,俺看到俺爹也已經自己製作了五、六條光溜溜的教鞭呢,你送掃把的時候,順便過去拿上,也放車上拉過來哇!”
大壯點點頭。
青山朝著大門東側那三間大小不一的臨時工棚努努嘴,問:“喏,耿正哥,還先留著?”
耿正說:“是啊,得留著,現在俺和小直子還得住呢。等將來俺和你姐住進來以後,再拆哇!”
次日傍晚,跑外歸來的大壯和青山趕著騾車把掃把和教鞭什麼的都拉了過來。這個時候,耿英和耿直也已經備齊了粉筆和板擦等一應物品。
幾個年青人在大院兒裡和各個房間內轉一轉,感覺真是太好了。
青山高興地說:“真夠利索的,這才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全成了!以後哇,咱們鎮上,嘿,別提有多牛啦!”
耿直說:“哥,你說給咱爹,咱們可以喝慶功酒發放工錢了呢!這下一步哇,就該給你和姐辦喜事了!你倆可真行哪,秀兒姐和大壯哥好不容易把你們給盼回來了,還得再等!”
大壯看著耿英憨憨地笑了,青山卻說:“可不是耶!要是耿正哥還不娶俺姐啊,就是俺姐她不說什麼,俺也不幹了呢!俺也早就有了……等著呢!”
耿直的調皮勁兒又來了,衝著已經略顯不好意思的青山大聲說:“好哇,青山哥也有心上人了哇!快說,是誰啊?”
青山紅著臉小聲說:“這,這個,到時候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