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對這句名言的理解是:天才需要很大的努力外加一點天賦。也有人將其理解成:只要你肯努力,並且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為你既定的人生目標去奮鬥了,那麼你就是天才,無論成敗;因為這是天才者的行為。但是,我更喜歡這樣理解和解釋:“天才”即“成功”,“靈感”即認準了的“目標”,“勤奮”即“持之以恆”的精神!也就是說:一個人一旦認準了自己的發展目標之後,就必須付出最大的努力去為之奮鬥,否則,你就不可能成功!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最偉大、最有影響的科學家牛頓曾經說過:“一個人如果做事沒有恆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
我國更是有不少老幼皆知的諺語、格言和名言,都在諄諄告誡人們做事情必須既有志氣和目標,又有百折不撓、不怕吃苦的恆心和精神,方才能夠取得成功,比如: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有志者,事竟成,等等。而“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則更是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常常講給子女聽的一句至理名言,其含義是:只有經過千錘百煉的人才會取得成功,有點兒類似於宋帆說的“不經一翻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的味道。我國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朱熹也曾經說過:立志不堅,終不濟事。可以說,在所有的中外名言、格言和諺語中,有關立志與堅持方面的數量最多、也最為精闢。這裡僅列舉這些,但已經足以說明,人必須樹立遠大的志向,併為之付諸于堅持不懈的努力的重要性了。
人們一般認為,確定一個發展目標要比為實現這個目標容易得多,但事實並非完全如此。由於每一個人的基本條件、理想志向,以及價值取向各不相同,因此,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確定一個最適合於發揮自身潛力的發展目標。
關於個人基本條件、理想志向,以及價值取向的簡單解釋是:基本條件一般指一個人希望擁有或已經擁有的文化知識及其不斷發展的潛力,以及他的身體素質、性別、經濟條件等;理想志向是指你到底想成為哪種型別的人,比如: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文學家、基礎理論學者、工程科學研究者、管理人士,還是想在某一藝術領域發揮特長,等等;至於價值取向的問題,由於其概念比較抽象而且內涵甚廣,在此就不做隔靴搔癢般的解釋了,請讀者自己理解就是。
可見,根據自身各方面的條件確定一個恰當的發展目標絕非易事,尤其對於尚未成年的孩子來說,往往需要聽取父母親的一些建議。這是因為,父母親不但擁有豐富的社會閱歷,而且又非常瞭解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親也不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希望來確定孩子的前程,因為孩子是單獨的社會個體,有權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更何況這個目標是由他她)自己來實現的。如果發展目標沒有制定好,即使孩子以後為之付出再大的堅持和努力,也不會獲得理想的效果,甚至進行不下去。
發展目標確定好後,剩下來的就是為已經確定的目標付出堅持不懈的努力了。父母親必須明確地告訴孩子,堅持不懈的努力不可以是一句口號;凡事只說不做,一點兒用處也沒有!將既定的發展目標付諸於實際行動,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和經驗之外,還將考驗一個人的意志和耐性,還需要在實踐中持續不斷的學習,是一個實踐、學習、再實踐、再學習的迴圈過程。因此,那些意志薄弱、三心二意、得過且過、經不住寂寞的人,是絕對不可能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的。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他們所謂的“目標”只不過是“空想”而已。不管他們曾經確定過多少個宏大的目標,終歸必然是一事無成的。
說了這麼多,其實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做父母的一定要告訴自己的孩子:要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一旦認準了一個發展目標,就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難,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百折不撓地為之奮鬥下去。讓孩子真正從內心深處認同:習慣於做事半途而費的人,終將是一事無成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話題32:約束孩子,遠離網路遊戲
網路是天堂,網路上的線上教育、電子商務、寬頻社群等,能夠為人們提供無窮的知識寶藏,讓人盡享資訊時代的便利;
網路是地獄,網路上色情氾濫、駭客猖獗、網上犯罪等,一切現實生活裡的陰暗面,在網上都有變本加厲的折射。
網路也是一個魚目混珠的地方,真真假假的資訊混雜其中。因此,那些希望從網路上汲取有益資訊的人,必須具備辨別真假的能力,不可以一看到網路資訊就信以為真。
在這裡,我們暫且不討論網路的天堂地獄效應,也不討論網路的魚目混珠實質,只說說網路的另一個對孩子們影響極大的不良作用,那就是網路遊戲。
相信,每一位做父母的在為孩子購置計算機時,其初衷都是想讓這臺現代化裝置能夠使孩子多一條獲取知識的途徑,從而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的。但不成想到頭來卻事與願違,這臺計算機不但沒有成為孩子獲取知識的渠道和學習的工具,結果反而成了影響孩子學習和進步的巨大障礙,成了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的最大殺手。這是因為,孩子並沒有利用計算機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獲取書本之外的有益知識,而是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玩兒網路遊戲了。
滬上心理學專家郭蓮舫教授就目前某些大中小學生沉溺於網路遊戲的現象提出的觀點是:痴迷於網路遊戲不可自拔與服用毒品成癮一樣,危害深重,因此,家庭和社會必須予以早期干預。根據心理學測試的統計結果,所有服食毒品的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礙,焦慮、緊張、憂鬱等等。而迷戀網路遊戲的人經過測試後,其結果也都超過正常值,無一例外地提示具有心理障礙問題。
有人說,小孩子嘛,偶爾玩兒一玩網路遊戲沒有什麼。但殊不知,孩子玩兒網路遊戲是極容易上癮的。一旦上了癮,糾正起來就比較困難了,需要家長和孩子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此,最好的辦法是不要讓孩子沾染這些不良的網路垃圾。
我們知道,每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一天就那24個小時,看你怎麼安排了。試想一下,除了睡覺和吃飯,以及上、下學路途上的時間、室外活動鍛鍊的時間以後,留給孩子真正用在學習上的時間還有多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老少皆知的名言。對於商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對於學生來說,時間就是知識!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浪費時間就等於扼殺生命;反之,節約時間就相當於延長了的生命!所以說,每一位做父母的都要告誡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將分分秒秒的時間都用在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上!比如:坐下來鑽心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充實腦海;去戶外汲取自然界的天地之精華,以增強體魄;博覽群書以拓寬眼界,等等。
另一點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孩子長時間坐在電腦跟前,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很大的。這裡只簡單總結以下幾點:
1、對身體健康的直接影響:電腦顯示器伴有輻射與電磁波,長期使用會傷害人們的眼睛,誘發一些眼病,如青光眼、近視眼等;長期擊鍵會對手指和上肢不利;操作電腦時,體形和全身難得有變化,高速、單一、重複的操作,持久的強迫體位,容易導致肌肉骨骼系統的疾患。計算機操作時所累及的主要部位有腰、頸、肩、肘、腕等。此外,長時間坐著不動,還會導致腹部脂肪堆積,造成少兒肥胖,其害無窮。
2、電腦微波對身體的危害:電腦的低能量x射線和低頻電磁輻射,容易引起人的中樞神經失調。英國一項辦公室電磁波研究證實,電腦螢幕發出的低頻輻射與磁場,會導致 719種病症,包括眼睛癢、頸背痛、短暫失去記憶、暴躁及抑鬱等。
3、精神和心理壓力:操作電腦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眼、手指快速頻繁運動,使生理、心理過度重負,從而產生睡眠多夢、神經衰弱、頭部酸脹、機體免疫力下降,甚至會誘發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這種人易喪失自信,內心時常緊張、煩躁、焦慮不安,最終導致身心疲憊。
4、網路綜合徵:長時間無節制地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上網或網路遊戲上,會導致各種行為異常、心理障礙、人格障礙、交感神經功能部分失調等。該病症的典型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睡眠障礙、生物鐘紊亂、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精力不足、精神運動性遲緩和激動、自我評價降低、思維遲緩、不願意參加社會活動、很少關心他人等。
5、散發的氣體危害呼吸系統:電腦、鐳射印表機等裝置會釋放有害人體健康的臭氧,不僅有毒,而且可造成某些人呼吸困難,對於那些哮喘病和過敏症患者來說,情況就更為嚴重了。另外,較長時間呆在臭氧氣體濃度較高的地方,還會導致肺部發生病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6、長時間上網對視力的損害:長時間操作電腦會減少眼內潤滑劑和酶的分泌,而且持續時間較長,便會使眼睛乾燥、疲勞,出現重影、視力模糊以及頭頸疼痛等症狀。
防止孩子沉迷網路遊戲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1、父母注重言傳身教,自己不碰網路遊戲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的言行舉止都是你行為的對映。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而身教更重於言教。想要從根本上杜絕孩子玩遊戲成癮,從一開始就將這一苗頭扼殺在搖籃裡,做父母的首先要從自身做起,一定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碰各種遊戲。
2、興趣轉移法
做父母的,如果沒有培養孩子更廣泛的興趣,孩子就很容易對玩兒遊戲成癮。一個興趣廣泛,眼界開闊的孩子,他會發現生活裡有很多比遊戲更有趣更有意義的事情可做。孩子的興趣廣泛了,自然不會將注意力全部放在遊戲上。
3、合理安排孩子看電視和玩遊戲的時間
從一開始,嚴格控制孩子上網的時間是非常必須的。就此問題,父母親應該做到疏堵結合,因為一味地圍追堵截,不如科學地合理安排時間更為重要。“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雖然贊同尊重孩子天性,讓孩子自由發展,但這種自由,絕非無約束的放任自流,讓孩子天馬行空。凡事都要有規矩,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還要給他一個合理的限制。比如,父母要給孩子規定看電視和上網的時間,而且這種規定不可以因任何事情和理由而改變!只要始終堅持執行,孩子就可以成為一種習慣,到點了就會自己主動關電視,關電腦。
4、讓孩子明白電腦是用來學習的工具
讓孩子明白,我們可以利用電腦和網路做更多有益的事情。當孩子每次見到的都是父母在電腦前瘋狂地敲字,而不是上網玩遊戲、看電影,聊天,那麼在他的印象裡,電腦就是用來寫文章的。
遇到孩子不懂的問題,而父母又不知道答案時,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網尋找答案,並且告訴他:電腦是用來學習的工具!我們可以透過電腦,瞭解很多書本以外的有趣知識,還可以透過電腦來識字、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