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可以藉助於孩子非常喜歡的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為孩子樹立榜樣。由於小孩子很喜歡故事中的某一個人物形象,父母就不妨用那個人物形象非常守時的事例來激發和培養孩子的守時觀念。這一辦法往往很容易奏效。
對於大一點兒的孩子,父母可以選擇一些有關名人守時的兒童讀物,讓他自己看,或者親自給他講一講,並直白地告訴他她):凡是有本領,有能耐的人都是非常守時,按時做事的人!你也要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將來才能成就事業,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總之,父母必須明白,孩子是不會像成人那樣珍惜時間的。但作為父母,就必須結合孩子的特點,想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來幫助孩子樹立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為以後的人生之旅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對於逐漸長大了的孩子,你可以給他她)講“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道理,幫助孩子樹立“惜時如金”的好習慣,並且要明確地給他她)提出如下忠告:
第一、必須具有時間觀念,按時作息;
第二、做每件事情都要提前15分鐘,讓生活保持有序化;
第三、對於準備做的一切事情,都要提前做出計劃;
第四、透過改變一些不良習慣,你是可以克服掉辦事拖延的壞毛病的;
第五、當你與別人約好時間在某地見面洽談事宜或者一起做什麼事情時,一定要至少提前5分鐘到達;否則,如果你剛好在約定的時間到達,你其實已經遲到了。
話題19:呵護孩子的求知心態,從小培養動手能力
小孩子的求知慾望特強,經常會因為好奇地想知道某種物件的內在秘密,就擅自動手拆卸開來看個究竟,結果卻將這個“神秘”的東西給徹底鼓搗壞了。相信,有不少父母碰到這種情況時會非常惱火,甚至責罵、責打孩子。殊不知孩子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她)的好奇心使然,除了損壞了一件也許比較值錢,也許並不怎麼值錢東西之外,這件事情本身一點壞處也沒有,反而正好說明,你們的孩子很有創新發明的天賦,應該高興才對。所以,作為父母,應該理解孩子的這種非常可貴的求知心態,並積極地鼓勵他她)的這種渴望在未知世界中努力探尋新發現的精神。但同時也要告訴孩子,以後想要研究哪個物件時,可以告訴爸爸媽媽,我們一起拆卸,一起分析研究。這樣就不至於讓孩子將一些比較值錢的東西給鼓搗得不可收拾,或者孩子一人在鼓搗過程中出現意外傷害。
我家小千金就曾經在暑假裡的一個下午當時她已經是一名即將升入二年紀的小學生了),將朋友送給我們的一部古色古香非常漂亮的電話機給拆卸了。當時,我和她爸爸都上班去了。等我倆先後回到家裡時,這部嶄新的電話機已經變成一堆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零部件了。雖然這些零部件仍然非常光鮮亮麗,但任憑我們全家人想盡什麼樣的辦法,也不再能將它們組裝成電話機了。看著孩子異常惋惜的可愛模樣,我拍拍她的小腦袋說:“沒有關係!但你要記住,以後再拆卸什麼時,一定要將各個零部件按照拆卸的順序排列放置好!這樣,重新組裝起來就會容易一些了。”
至於自來水筆和圓珠筆,以及她小時候玩過的各種玩具,小傢伙到底拆卸,整壞了多少,我已經記不清了。但我們從來不曾因此而責罵過孩子。即便是她的雙手和衣服上,書桌上,統統讓油墨給弄得一塌糊塗,也會幫助她收拾乾淨,並告訴她以後應該怎樣做才不至於給搞成這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次,女兒竟然把我鋪在床邊的一塊小床單給剪下去大約有多半個饅頭大小的一塊,然後又自己動手縫了上去。她當時也就4~5歲的樣子吧,我記不太清楚了,居然還能再給縫上去!我下班回家後,她告訴我,她是把報紙鋪在床單上剪時,不小心剪了床單的,還說:“對不起了媽媽,我已經又把它縫上了!”
我看了看,儘管縫得有一些皺巴,但還真是給縫上去了。就說:“沒有關係,不影響繼續使用。你很了不起嘛,縫得還挺不錯呢!”
見我並沒有責怪她,她就放心了。後來,見我一直還鋪著帶有她皺巴“傑作”的小床單,就問我:“你為什麼不拆掉重新縫呢?我縫的太難看了!”
我告訴她:“這多好啊,我每天都能看到你縫的半圓形,媽媽喜歡看!”
女兒大受感動,怯怯地說:“媽媽,實在對不起,我那天是專門剪掉的,怕你生氣,沒有敢說實話。”
我問她:“好好的床單,為什麼要剪掉一塊呢?”
她說:“我想看看我能不能再縫上去。太難了,我費了好大勁,但怎麼也縫不成原來的樣子了。如果是你,肯定能縫得很好!”
是的,我的針線活兒確實不錯,但女兒哪裡知道,在媽媽的眼裡,她的針線活兒才是世界上最好的!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所以能夠這樣泰然處之地對待女兒的如此這般折騰,應該是得益於我在大學時曾經上過的一堂英語課,講的是年幼的愛迪生為了想看看著火了是什麼樣子,而親自點著了自家的稻穀倉;看到母雞孵小雞,就親自動手在僻靜的角落做了一個窩,裡邊鋪上柔軟的稻草,再放幾枚雞蛋,自己蹲坐在上面孵小雞……在大人們看起來純屬於愛搞一些個讓人啼笑皆非的惡作劇的愛迪生,長大之後卻成了一位舉世罕見的發明家!
受此啟發,我們非常縱容自己的寶貝女兒自己動手進行各種各樣的“研究”。在我們的小心呵護下,她凡事都喜歡動手鼓搗的熱情一直保持了下來。目前,她在德國的一所名牌大學讀博士,做的課題相當超前,而她則特別喜歡待在實驗室裡利用世界先進的儀器裝置,做自己想得出來的各種非常尖端的科學試驗,頗受導師賞識。然而這種研究是永無止境的,她有時候忙起來連星期天也不想休息。在別人看來相當枯燥的研究工作,對於她來說,卻永遠都是那樣的吸引人!她認真做起這些科學研究來,又是那樣的不知疲倦其樂無窮。
話題20:大聲對孩子說:試一試,你能行!
由於我國和西方國家在歷史、文化以及教育理念方面的不同,因此,中、西方國家不但在整個教育體制和教育方式上存在較大差異,而且在家庭教育理念方面也大相徑庭。儘管不同的教育方式客觀地講應該是各有利弊才對,但西方國家一些進步的家庭教育理念還是很值得我們中國的父母們好好學習的。
早期教育什麼更重要,各國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在西方國家,早期教育主要側重於想象力、社會交往才能、探求才能、生活才能、良好的個性。在幼兒教育方面,西方國家更尊重兒童在智力和性格方面的自然發展規律,主張順應孩子的天性,因此多以鼓勵和引導為主,不會束縛孩子的成長,這樣的教育方式有利於極大地發展他們的創造性。
而我國,則歷來以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禮儀之邦自居,早期教育一直將尊老愛幼、恭謙禮讓、勤奮苦學作為傳統美德,孔融讓梨、囊螢映雪和頭懸樑錐刺骨等故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但在順應孩子的天性、呵護孩子的想象力和探求欲、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才能、生活才能,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方面卻相差甚遠,而現代父母們則是熱衷於忙著監視孩子學鋼琴、學畫畫……
因此可以說,當前我們中國的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童年時代,大多被淹沒在了無可奈何的強迫性技能訓練之中。而父母們,則寧願自己節衣縮食,也不惜花大價錢讓孩子進行他們本不願意的所謂技能學習和訓練。與此同時,為了鼓勵孩子持續進行他們為其制定的訓練計劃,也為了彌補他們對於劫奪孩子童年時間的心靈愧疚和遺憾,父母們反過來又在孩子的物質需求方面給以極大的滿足。而如此的家庭教育怪圈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不但完全扼殺了孩子天真無邪的天性,而且對於孩子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非常不利,很容易使他們成為既缺乏社會交往才能和生活能力,而且又很自私的人,實在是不可取的做法。
換句話說,我國特有的填鴨式教育方式實際上是從幼兒期開始的,這既是孩子們的不幸,也是我國家庭教育理念的一個很大的失敗。希望我國的新聞媒體在這個方面多做一些工作,爭取能夠儘快改變這種情況,還給我們的孩子一個可以自由宣洩自然天性的生長環境和無憂無慮活潑快樂的童年,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成長為具有創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新世紀迅速崛起中的中國迫切需要這樣的人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關這方面的論題太大,在此不作展開詳述,只談一點:當孩子為自己是否要做某件事情猶豫不決時,比如一項體育運動、一次競技比賽、登上一座大山、參加一次集體活動……父母應該充滿相信地大聲對孩子說:“試一試,你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