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縣令清了清嗓子,“王妃娘娘在意馮家的事,下官便派了人去他們的家鄉查,離得不遠,約莫著下午便能有訊息了。”
“好,我再出去查檢視,你這邊有訊息了及時告知我。”
“是。”
蘇七把關於嫌疑人住在河邊的事與他說了,而後才離開。
“姐姐想要去哪裡查?”顧子承問道。
蘇七直接朝離縣衙不遠的河道走去,“租一艘船,沿著兇手走過的水路走一遍吧。”
除了兇手的相貌特徵之外,已知的還有兇手的作案路線。
雖然不確定能發現什麼,但順著水路走一遭,說不定能激發不一樣的思路。
三人到了河道,恰好有空船路過。
給了船伕一粒碎銀子,船伕便按照他們的吩咐,先朝安口河灣而去,再路經馮蕊被劫走的通雲河段,最後是小木屋方向。
因為是逆行,木船撐得並不快,需要很大的力氣才能辦到。
但結合仵作對之前幾名死者的驗屍情況來看,兇手的力氣應該沒那麼大才是。
難道,兇手還有同夥?
半個時辰後,木船才撐到小木屋所在的方位。
蘇七讓顧子承與祝靈注意兩邊河道的情況,兇手要將受害者帶上案,肯定會留下某些線索痕跡。
在木船又往上行駛了幾米遠的時候,祝靈指著河道的一處說道:“蘇統領,你看……”
蘇七順著她的指向看過去,同時,船伕也將船撐到了那邊。
祝靈發現的東西,是幾張燒了大半的黃紙,被光禿禿的樹枝擋住,才沒有落到河水裡。
蘇七隨手想將幾張黃紙拿起,才稍微一觸碰,黃紙便因為在室外久曬的緣故而震裂,粉碎成沫。
可見這些黃紙並非近期才燒的。
她讓祝靈先上岸,而後把她拽上去。
顧子承還留在木船上,兩人在河道邊上仔細的搜尋了起來,沒一會,便在一個隱蔽的地方發現了混合了香灰的泥土,以及插在泥土裡的一小截香。
蘇七數了數,一共十五根,可以看得出來,每三根為一束。
她朝撐船的船伕問道:“汾縣燒香紙的規距是什麼樣的?”
“取單數燒的。”
蘇七皺了下眉,視線重新落到地面的香頭上,以三根為一束的話,恰好是五束,與死亡人數一致。
難道,每殺一個人,兇手都會回來燒一次香紙?
是贖罪?還是害怕?
蘇七站起身,四下環顧了一圈。
除了木屋所在的方向外,再往上一點,便是這條河的盡頭。
她忽然想起那天查案的時候,注意到的回聲問題。
有村民於去年的六七月份,在菜地聽到過鬼哭狼嚎般的淒厲叫聲,後來,這種叫聲停止了,案子緊接著在十月開始。
這兩件毫不相關的事,會不會有什麼牽連?
蘇七看向河的盡頭,眼下這個位置離那座山較近,山壁清晰可見。
她讓祝靈帶她上船,而後與船伕道:“去盡頭處瞧瞧。”
“好。”船伕答應一聲,“不過盡頭處的流水太過湍急,木船沒法子靠近過去,我只能停在稍遠一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