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老大哥冷不丁的懟起來了,當弟弟的可不得拉架嗎?
期間人多手雜的,這兒捱了一下黑手,那兒被踢了一腳,小的幾個也沒個省油的,可不也打起來了!
顧嫵一沉思,知道這還是八旗被養廢了的鍋。
八旗自關外黑山白水而起,兵不過至萬,就能橫行天下無可敵,生生的打下了大明江山。
而初入關時,面對各地時不時起來的暴亂,朝廷還是得靠著八旗軍維護統治,這才有了八旗子弟專事武裝,不得從事其他行業的規定。
為此,朝廷給予了八旗官兵相當穩定、豐厚的待遇,以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這麼說吧,一個有編制的八旗士兵,一個月能拿到三四兩銀子的俸祿,和縣官是同一水平。1
此外他們還有很好的福利,比如紅白事賞銀、蔬菜、劈材、食鹽……這些待遇是終身的,只要當過兵一生都能領取錢糧。2
而八旗兵死後,妻子幼兒的生活也由部隊負責。只要有一人當兵,就可以保證一家人生活無憂。3
此外,八旗子弟還有大量“當差”的機會,比如押送、工程、慶典等等,除了能拿補貼,還有不菲的灰色收入:海關的關丁、漕運的漕丁和鹽運的鹽丁等差使,也規定只能由八旗子弟擔任。4
這些可都是肥得流油的好差使,所以說,八旗子弟只要一出生,就捧了個穩穩的鐵飯碗。
而這還是底層八旗子弟的待遇,要是宗室的皇親國戚,基本找皇帝哭一哭自己的祖宗,就能往六部、綠營、九門這些地方去。
而這套制度明顯就跟吃大鍋飯一個性質。
反正大家都一樣,幹好幹差,干與不幹,人人都領一份“月錢”,也能一輩子衣食無憂,那誰還去學習、做事!
所以八旗子弟迅速的懶散下來,每日養尊處優、養鳥種花,每月擎等著朝廷發一份錢糧來花銷。
再加上康熙朝戰爭實在有點多,有點本事的都上戰場拼去了,打仗倒是還行,被插到六部跟九門的,那就是正當去養老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幸虧眼下才是雍正元年,康熙三十八年,八旗雖然腐朽些,但還沒到不可救藥的程度。
“自即日起,吏部準備官員考核,凡不過關者,皆革職。”
理親王聞言一驚:“這……”
因為太子黨裡頭渾水摸魚的貪酷之臣被清洗了,六部本來就人手不足,不然他也不會死壓著兵部這幾個人不放。
考核不難辦,但這些人走了,誰來填上?
更何況六部中幾乎所有崗位有特殊要求,比如六部尚書必須滿漢各一人,侍郎滿漢各兩人。
且很多崗位乾脆就專供旗人,比如內務府系統。
而要是真拿一套標準考核,滿人恐怕留不下多少,內務府更得一片空缺。
看理親王欲言又止的,顧嫵知道他擔心的是什麼。
但她要的就是這樣,這六部可是朝廷樞紐,朝廷大大小小的事基本都由它運作。
這裡頭就算全是精英,有時候資訊不通還會耽擱國家大事呢!
往裡頭擱一堆連考核也通不過的廢物有啥用?
而內務府雖然還不像康熙晚年那樣貪腐成風,一個雞蛋的價錢翻五十倍有餘,但十倍也已經有了。
更何況現在的內務府是烏雅家把持,不趁新帝登基考核的機會整治一下,以後更麻煩。
至於滿漢有別,可得了吧!這又不是康熙剛上位那會兒,都多少年過去了,只要老百姓吃得飽穿的暖,誰會因為幾個官員的煽動真造反了。
更何況眼下林緒之恢復了記憶,真要有人造反她也不怕,什麼事如果一個陣法解決不了,那就兩個。
都有了這麼大金手指,她還真沒必要畏畏縮縮的隨別人擺佈,激進點一點問題也沒有。
正好轉移轉移朝臣們的注意力,免得康熙還“屍骨未寒”,就有人盯著自己後宮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