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一聽這話,悻悻地看了眼老二,被橫了一眼,瞬間氣又充了一肚子:
“回聖上,是臣衝動了,但理親王他欺人太甚,因……臣上任時手下還缺幾個得力辦事的,就特意用九門的人去吏部換了兵部的幾個老下屬,誰知昨日上任的時候,九門的人又被打發回來了,臣心有疑惑,就找了二弟問了問,他卻百般刁難,臣一時氣不過,這才……”打起來了。
理親王聞言很不屑的嗤了一聲:“你想得倒挺美,兵部有點能耐的都被要走了,你往來推幾個宗室的就完事兒?這一個月過不去,兵部就得散架。”
誰不知道宗室那幫子人都是皇阿瑪在時走關係進來的酒囊飯袋。
他這麼一干自己倒是輕鬆了,等兵部以後真出什麼亂子,還不是自己的吏部背鍋。
“你……”
看兩人轉眼間又要懟起來了,顧嫵咳了一聲,兩人互相哼了一聲,才不情不願的消停了。
得,原來是這回事!
因為直親王善武,顧嫵本來想讓他帶兵來著,但本來應該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差點在康熙“死”的時候坑了顧嫵一把。
所以她乾脆把九門提督給直親王先幹著。
反正以自己眼下的修為,給他多少兵也不怕他能翻天,還能借此機會讓他死心塌地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認命一下,直親王果然感動,他在康熙手上雖然被捧的挺高,但因為長年累月的籠罩在顧嫵的光環下,所以還真沒擔過啥重任。
眼下好不容易有了一展所長的機會,他是渾身充滿了力量,想趕緊幹出點樣子來。
奈何九門提督裡走關係的宗室子弟多,他手底下沒用的人,直郡王這才想法把人換到兵部去。
但眼下全權管著吏部調任的吏部尚書可不是原太子現理親王嗎?
他一先帝廢太子,眼看著康熙死了,他肯定是圈禁一輩子的命,他原本都認命了,誰知道老五偏偏不走尋常路,不管朝臣們的反對,一旨把自己從鹹安宮裡提出來。
不僅讓他同老大一起親手操持了皇阿瑪的喪事,還委以重任,直接給了自己吏部尚書的位子。
說實在的,皇阿瑪在時表現的再看重福全等幾個哥哥,但充其量也就是打仗時臨時掌一掌軍權,就這樣就感動的他們死心塌地一輩子,他自己也贏得了個寬和友愛的名聲。
但像六部尚書佯或九門提督這種重要位子,還不是一律落在自己心腹身上?
哪像老五,真心實意的讓他們兄弟一展所長,還讓自己同張英一起進了軍機處,同其他五人一道批閱奏摺。
這就算在擱皇阿瑪在時,自己也沒真的這麼自在過。
畢竟以前自己監國,小事還能做點主,但一到稍微重要點的摺子上,就算康熙南巡或者撫蒙,也得把奏摺千里迢迢的送過去,等他批閱了,再發過來照辦,他是一點自主性都別想有。
就這還羨慕的老大他們直流哈喇子。
眼下老五這般信任,幾乎給了自己新生,所以就算偶爾心底裡還是對自己沒上位有一點點不甘心,但他心裡也明白這已經是自己想都想不到的機緣了。
更何況老五既然容得下自己,那侄兒們以後只要有出息,自然也差不了。
他是有兒子的人,眼下太子妃又懷上了,既然上位沒可能,還不如好好幹,為幾個小的奔一奔前程。
也能對得起老五這份心,偏偏老大這個蠢貨不開竅,光想著自個了,也不想想兵部何其重要,就是皇阿瑪在時也不敢讓宗室那幫人進去,何況現在。
所以就咬死了不肯鬆口,還習慣性的刺了直親王幾句。
而直親王沒換成人心裡本來就不滿,理親王又是個嘴炮技能滿點的,三五句話下來,可不就把人氣成了個海豚。
這兩人自剛會說話就對著幹了半輩子,以前不論有啥衝突,康熙一律拉偏架,反正太子向來不吃虧,幾十年下來,直親王早就積了一肚子邪火。
眼下康熙都死翹翹了,兩人都是在弟弟手底下討飯吃的,又是一樣的爵位,誰也不比誰高貴點。
被理親王的毒舌一激,直郡王心裡一嘀咕:嘿,以前你是皇阿瑪的心肝寶貝兒,我是惹不起,可現在誰怕誰。
於是惡從膽邊生,一個猛虎下山,就把人撲到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