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說叛軍幾乎兵不血刃的大敗梁兵後,楊明的第一反應就是廬河有危險。
思索片刻,楊明一面命守軍將四門緊閉,一面派人往薊陽求援,如今只有薊陽都督親自出馬才能挽回敗局。
求援的人剛走不久,守城士卒就來稟報:“大人,城北出現一支兵馬,打著我軍的旗號,看人數將近萬人。”
稍微一想,楊明就明白了怎麼回事,這些叛匪太囂張了,難道他們不知道會有敗兵向自己稟報嗎?就這麼明目張膽的打著朝廷的旗號前來詐城?
其實楊明冤枉了李劍,大軍出征時,一名歸降的副將找到李劍,說要想讓百姓知道這是自己的隊伍,必須要有自己的旗幟。
李劍無奈道:“我等本來就是被逼起事,如果不是你們前將軍前來剿匪,我們現在還在山中種地。原本連造反都沒有想過,又去那裡弄那些旗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副將道:“將軍不是繳獲了很多旗幟嗎?將其稍加改造就能為我所用。”
於是李劍最終聽從了副將的主意,命人將所有旗號的梁字去除,然後就打著上路。
所以雖然遠遠看去李劍的大軍打的時梁軍旗號,可實際上只是相似而已。
看著緊閉的城門,李劍摸了摸下巴:“無忌兄,要不這次攻城你來指揮?說實話,打了這麼多城池,我還真沒硬攻過哪座城池,今天這是第一遭。”
魏無忌道:“有第一就有第二,什麼事都要有個開始,以後要是指揮幾十萬大軍,難道攻城時還親自帶領幾百人巧取?”
李劍回頭看了看連雲梯都沒有的手下,沉思了半天才對魏無忌說道:“不行,連雲梯都沒有,怎麼攻城?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萬餘人馬,不能全都扔在廬河城下。”
魏無忌道:“你有更好的辦法?”
李劍搖頭:“要不放把火把廬河的城門燒了,那些硫磺還剩不少,如果專攻一處,一定能將城門拿下。”
魏無忌道:“我真沒想到硫磺威力那麼大,這些東西原本是煉製丹藥的材料,正好均安玉石多,所以不少人拿它和玉石一起煉丹。說是煉出來的丹藥能長生不老,除此之外,好像沒人將它用在別處。要不是你專門叮囑的話,我也不會把硫磺運回來。不過話說回來,你是怎麼知道硫磺燃燒如此猛烈?”
李劍嘿嘿一笑:“我看過一本冊子,上面記載著許多稀奇古怪的東西,比如說硫磺,又比如說玄武衛配備的手弩。我原本不信鬼神,可看了那本冊子後,總在問自己是不是錯了,我不相信那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寫冊子的人要麼就是聖人,要不就是神。”
“你什麼時候看到的冊子。”
“那是父親留給我的,說是讓我交與能解救天下蒼生的英雄,所以就把它給了師父,從那時起我才開始看那本冊子。以前雖然知道它在哪裡,卻從來沒看過,因為父親不讓我看。其實我現在有些後悔,總感覺自己才是那個救萬民於水火中的英雄。”
魏無忌道:“不說冊子了,我們先扎住大營,讓大軍好生休息,等晚上看能不能用火攻。現在青天白日的,士卒不等接近城門就會被守城梁軍發現射殺。”
城上的楊明見李劍扎住大營,心中更是焦慮,因為這表明了他們的態度,那就是攻取廬河。
好在李劍手裡的兵不是很多,不能把廬河圍住,要不然不但民心不穩,軍心恐怕也會渙散。.caso.
直到天色擦黑,見城下營中沒有絲毫動靜,楊明的心才算稍微放下一點,他吩咐守城將校好生巡邏,自己則下城回府。
楊繼出征時幾乎帶走了所有精銳,如今的廬河只有兩千老弱殘兵。好在叛軍還不知道底細,要不然一旦他們拼死攻城,估計廬河連一個時辰都守不住。
看著城上燃起燈火,李劍不無遺憾的對魏無忌道:“要是驍騎營在就好了,別說驍騎營,玄武衛的人在也好。現在倒好,什麼人都沒有,還得我們親自出馬。”
魏無忌笑道:“和你說了,讓這些兵見見血,可你心疼,那怎麼辦?只能你我出馬了。”
李劍道:“那些梁軍降兵我不敢用,他們士氣還沒恢復,一旦攻城不利,我怕軍心不穩。我們自己的兵不想用,這些人是我們立足的根本,雖然當時這兩千人來的順順當當,可現在董剛再想派人就難了。”
子時剛過,重新在城上巡視了一番的楊明準備回太守府休息。
因為城下叛軍大營裡非但一點異動都沒有,甚至燈火都已經熄了,看來他們也不敢冒然攻城。
想想也是,叛軍人數雖多,可畢竟是平民百姓。
楊繼兵敗是中了他們的奸計,真要兩軍對壘,那些人怎麼可能是朝廷的對手。
叛軍雖然勢大,可攻城拔寨卻是他們的命門,現在的情況就是不但自己怕攻城,叛軍也怕,老百姓百姓組成的軍隊能有多少戰力?
想通了這點,楊明心裡又敞亮了許多,吩咐眾軍好生把守城池並注意城下動向,便回府準備休息。
回到府中的楊明摘掉盔甲,換上衣服就準備安歇,可他屁股還沒沾床,門外突然有人來報:“大人不好,北門起火!”
喜歡逐鹿天下間請大家收藏:()逐鹿天下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