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充二十一年,大夏與閬玥開戰,雙方互扣使者,戰爭不斷。
元充三十六年,大夏夏明帝駕崩,太子謝言即位,號夏昭帝,改國號嘉和。昭帝手段果決,用人如神,連敗閬玥,奪回大片土地。
同年冬至,閬玥王賀樓單於親赴戰場,昭帝謝言也親赴戰場,雙方十萬大軍相戰,昭帝手刃賀樓單於,大勝而歸。
嘉和六年,賀樓氏太子乘夜即位,閬玥內部叛亂不斷,與大夏的戰爭也並未停止。
“皇上駕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年僅三十一歲的夏昭帝謝言龍袍加身,劍眉上揚,一雙星目如水沉靜。
“眾卿平身。”
“謝皇上!”
昭帝面色凝重,低沉的嗓音傳出:“眾卿有何事要稟?”
一老臣緩步出列,微微彎腰,道:“啟奏聖上,昨日收到戚大將軍的來信,閬玥與我大夏,就軒陽城的奪屬,仍然僵持不下。”
昭帝點頭,道:“朕也收到了戚大將軍的信。軒陽城位於我大夏重要河流旁側,意義重大,這一役只許勝利!”頓了一頓,他複道:“如今朕想要加兵二萬,助陣戚大將軍,不知諸位有何意見?”
頓時朝堂上四下議論聲起,似乎意見相持不下。
昭帝皺了皺眉,身邊的公公清了清嗓子,大叫了一聲:
“肅靜!”
議論聲頓時止住了。
蹙了蹙雙眉,昭帝問道:“嶽大人,你意下如何?”
被點名的文官出列,道:“稟陛下,老臣以為這樣做再好不過了!一方面可以節約時間振奮士氣,另一方面也可以給蠻夷單於一個下馬威……”
夏昭帝揮了揮手,沒有說什麼。嶽大人顫顫巍巍地道了一聲謝,就退回了佇列。
另一名明顯有些年邁的老臣承笏出列,沉聲道:“陛下。依老臣之見,陛下神勇過人,陛下的決定臣等沒有異議。只是戚大將軍的軍隊皆是精英,一般的將士過去,怕是並不能對戚大將軍起到幫助作用。若是陛下想要支援戚大將軍,老臣以為應當派遣精銳將士才可。”
昭帝依舊不語,他的目光掃視了一圈,突然點指一人道:“慕蘇,你怎麼看?”
被點到的人身上一顫,隨後在眾人的目光中慢慢移步走出,微微一鞠躬,道:“陛下想知道什麼看法?”
昭帝笑了笑,眸子裡倒映出站在朝堂正中的那個白衣少年。
少年抬頭,一雙如水的鳳眼微微上翹,細細的柳眉彎出一股溫軟的氣質,青白透亮的面板光滑而柔軟,一頭烏發紮束碧綢發帶,當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你真實的想法。”昭帝的目光注視著慕蘇,透著幾分好奇。
慕蘇又是微微一鞠躬,不卑不亢道:“蘇以為,大可不必出兵。”
朝堂又是一炸,四下議論聲起。似乎有不少指責慕蘇太過年輕,不知深淺的說辭。
昭帝哦了一聲,坐直身子,道:“願聞原委。”
“今者我大夏與閬玥久戰不休,相持不下,勞神傷財,百姓格外苦難;且戚大將軍雖說僵持不下,但也提到我方佔據優勢,軒陽城定能保住,兵力也足夠應對,貿然加兵只會助長將領急於求成之心,反而給敵方可乘之機。如今戚大將軍小心用兵,定能保證以最小的損失獲得最大的成功。”慕蘇頓了頓,繼續說道,“閬玥新單於即位,整頓尚需時日,閬玥上下並不寧靜,無需我們強兵相攻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並且新單於年輕氣盛,不如陛下沉穩睿智,我們並不知道他的策略,最好按兵不動。”
一席話說完,慕蘇又是微微一鞠躬,道:“此乃臣一己之見,望陛下莫要怪罪。”
整個朝堂安靜了些許,忽然被一聲低笑打破。昭帝微微一笑,道:“確實如此,倒也是朕唐突了。那就傳旨戚大將軍,讓他勢必奪下軒陽城,歸來後必定重重有賞。”
朝堂上吵鬧聲頓起,慕蘇微微一行禮,退回佇列中去。
此時一個中年大人出列,道:“陛下,聞言閬玥新單於賀樓乘夜,城府頗深,難以應付,近來按兵不動,難知是不是另有謀劃。正好趁著戚大將軍守住軒陽這個雙方停戰的契機,臣等請求在次派出使臣出訪。”
謝言皺眉道:“我大夏如今已有三位以上的使臣被扣閬玥,嶽漠宮中也住著多名閬玥使臣。尹大人的說法豈不是讓我大夏羊入虎口嗎?”
尹大人道:“犧牲小我以達成大夏的優勢,著實合算啊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