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遠銘打聽的這個人,是個聽話聽一半編一半的。
再加上他也是聽前面經過好幾層人的嘴傳來的話,到了他嘴裡,那可就變得有趣了。
“喲呵,你們是不知道啊,聽說前頭有兩個富家小娃娃在鬥豬呢。
瞧您這模樣,肯定從沒聽說過鬥豬吧?
我跟你說,這倆小子一人養了一頭豬。
一個養的是公豬,一個養的是母豬。
今兒個兩人在護城河邊的橋頭撞見了,兩人都覺得自己的豬最好,誰也不讓誰。
結果,兩人就爭辯了起來,兩人養的豬也一言不合打起來了。
那場面,可真是熱鬧啊,前面的人都在叫好呢。
聽說那公豬被揍得慘兮兮的,家裡的十幾個丫鬟嬤嬤一起上去幫忙都打不過人家。”
這話傳的……
就叫人無語。
陶遠銘吃瓜吃的那叫一個嗨,問了個仔仔細細、明明白白。
而後,他嘿嘿笑著對一起來接孫子的國子監祭酒趙奉賢說:
“小趙啊,別成天皺著個眉頭行不行,瞧瞧,今兒個這事多熱鬧?
走走走,跟老子擠過去開開眼,哈哈,見過人打架,見過狗打架,豬打架老子還沒見過呢。”
“哼,那群玩物喪志的紈絝子弟,見了就煩!”
趙奉賢瞪了陶遠銘一眼,雙手一背,站著不動。
叫他這樣一個溫文爾雅、氣度不凡的人跟一個莽夫擠人群?
那是不可能的!
況且,自己不就比這老小子才小十歲八歲嗎?
他老是叫自己小趙是幾個意思?
聽著就膈應人!
“哎,走走走。”
陶遠銘才不管那麼多,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拖著就往前擠,邊擠邊叫:讓讓,讓讓,我們出城。”
定北侯府的護衛,怎麼能真讓陶遠銘這個侯爺去擠人群。
於是,管家陶遷一揮手,護衛陶江、陶河立即上前,強行分開人流。
“哎,你這人幹什麼?看熱鬧也有先來後到好不好?!”
一個被扒開的人不樂意了,瞪了陶江一眼說道。
“我家侯爺不是看熱鬧,是去城外接人的。”
陶江面無表情的答道。
因為太吵,那人根本沒聽清陶江的話,反正就是不讓。
陶河眼珠一轉,掏出一把散碎的銀子和銅錢,往身後一揚,大聲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