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挪死,人挪活,不要侷限於一個圈子裡!
很經常,老闆給的目標,不都是自己的目標,有時候,咱們自己的所謂“目標”,僅僅只是為了幫助他完成目標而已,你獲得工資,這點工資僅僅只能夠養活自身而已。
而自己真實的目標,是需要自己去發現的,但很經常的情況是,你都在迷茫,不知道做什麼。
這主要原因是永遠根據現有的條件,去尋找目標。
而不是心中有目標,再想辦法去實現它。
楊立新已經悟出了這個道理,現在的楊立新在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尤其是最近面臨著食品安全事件以及欠薪之後,他更加明白了這點。
找工作,只不過是為了謀生存,想要謀發展,本身就要跳脫這種思維。
而不是像以前學習期的自己,先看目標,在看條件,然而自己去滿足條件。
沒有技術?沒有金錢?沒有人手?
那就一個條件一個條件地去解決問題,到你真正將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地區克服後,你回過頭看看,其實自己也實現了最初定下的那個目標了。
假如依然無法達成,這也無妨,不過是重頭再來罷了。
想通了這點,他踏上了去深濱的最後一班車。
出發的前一天晚上,楊立新很安靜地收拾著家中的行李,這次遠行,他並沒有帶很多,只是帶了幾件常穿的衣服,一些錢和證件就出發了。
之所以不帶太多東西,那也是跟他的老爸當年跟他說過的,其實人都是不要有太多牽掛,只要滿足自身目前即可,帶太多東西,反而成為累贅,甚至是負擔。不如卸下這些累贅和負擔,去實現更多更好的事。
來到了車站,又是當年去讀書的那種奇特氣味。
煙味、體臭味、泡麵味、夾雜著各種奇奇怪怪的味道。
其實,楊立新當年讀書的時候,雖然都是乘坐火車的多,但也有時會買不到票。
這裡所說的票,不是說火車票那麼簡單,有時候,買不買得到有座位的票,都是看運氣。特別是碰上春運,恐怕連站票都買不到,與其擠上車,站都沒有位置站。
不如退一步,選擇坐車,這是他一個同學跟他說過的。
當時,他因為有些許暈車,其實也還不信,不過,當他嘗試過後,就不得不讓他相信了。
這個汽車站,和當年一樣,似乎這十年都沒有變化過。
唯一變化的恐怕就是這裡的服務態度吧,以前的檢票員可能素質較低,現在因為新媒體發達了。你一句無意的話語,一個不經意間的小動作或者表情,都可能讓你瞬間成為當天的熱門熱搜。
不出意外的話,幾個小時你就出名了。
這些公眾行業裡工作的人,也學會“變乖”了。
夜晚的車站,老實說,還是有點冷的。
楊立新抱住自己的揹包,看著一班又一班的人上車,而自己的車就是不來。
去深濱的車,也挺難等的。
“這個深濱的車怎麼還沒來啊?”